对了,还有两个闺女婆家。那也是普通农家,若是能有固定的进项帮助他们家提高生活水平,对闺女在婆家地位也是有利的,所以,两个闺女的婆家也是需要帮扶的,否则被闺女知道了她帮扶了自己两个嫂嫂娘家,却没有帮扶她们,估计会跟她急。想到这,程宝珠忍不住抚了抚额头,这生意还没做起来,需要帮扶的人还真是不少,谁叫当下的人都很穷呢!何况有血缘牵绊着,还真不能撒手不管。
还有县城的粮铺卖的灰面不便宜,若是以后他们长久大批量的要,得问清楚批发价能降到多少,若降的不多,她就要考虑去各村各庄去收小麦运回来自家磨。毕竟磨好的灰面八文钱一斤。可麦子呢,行情好时三文一斤;不好时,连二文都能买到。这个年代的人力不值钱,她算了一下,即便她收小麦,把麦子买回来包给别人磨,那也比在县城买的划算的多。而且还能落下麦麸呢,那可是养家禽的最好饲料。当然这些她也只是先整理出一个思绪,回到家和孩子们一起商议,找出最可行性的办法去解决。在控制成本方面,她打算交给几个孙子孙女,让他们去核算去思考哪种方法更划算。不懂不要紧,她在旁边教就是了。
虽然她不想那么累,但想想家里的那帮人都还不能独当一面,所以这个铺子的掌柜还得她来当。
活计的分配,两个儿媳肯定是灶房的大师傅,两个儿子呢,是哪边需要哪边忙,不固定职责。至于那帮小崽子们,大点的就学着帮忙招呼客人,端碗端盘收钱找钱洗碗洗盘子,小点的就帮着烧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就行。都是一些勤快的孩子,给他们安排活计,他们只会高兴,不会嫌烦。
现在他们的资金不宽裕,只能紧着家里人用,等铺子上了正轨,赚到钱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要不要请伙计!
而且她还在考虑她们这个美食店是做半天还是做全天,做半天的话,不划算,做全天的又太累。纠结了好一会,程宝珠觉得好好笑,自己想太多了?还是先把店面找着,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吧,毕竟现在的预设,一切都是空想!
当然计划还是要做的,否则心里没个章程,到时肯定会忙中出错,况且做计划书的过程也是一个查缺补漏完善事物的过程,少了这个步骤,遭遇的意外和麻烦肯定不会少。
她也庆幸有一个陈老头在前面顶锅,否则她真不好向大柱二柱夫妻俩解释她怎么对做生意的流程那么熟悉!现在她做什么事都不用找借口了,反正他们会自行脑补上。只是小儿子和小儿媳还不知道她现在找的这个借口,所以她在考虑要不要漏点口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