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国和胡志刚看着老友沉下来的脸,还以为小侄子出了什么事,急忙问道:“永昌,怎么了?是不是清扬那小子出事了?”
虽然赵卫国和胡志刚三五不时爱到罗家来看罗清扬惹出的笑话,但两人打心底把罗清扬当成自家子侄对待,平时有好吃的好玩的也不忘给他带一份。
这次罗清扬去清水镇,他们也是知道的。
当初那小子前脚鬼鬼崇崇的出了门,后脚罗永昌便知道了。
罗永昌想到儿子长这么大一直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瞎混,从来没独自出去过,这次让他出去闯闯也好,吃些苦头,以后在家也能乖一点,不惹他生气。
他假装不知道,转身便安排了五个保镖伪装成普通打工人跟在他身后,随他一起去了清水镇。
罗永昌吩咐保镖们,只要罗清扬没有受到人身安全的威胁,便不用管他,他想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他们只要跟在身后就行,不用出现在他面前。
所以几位保镖眼睁睁的看着罗清扬买票上车后,把行李往车上一扔,便倒在床上呼呼大睡,直到有人悄悄靠近偷了他的行李,这小子都不知道。
几位保镖看着这情影都面面相觑,最后他们还是没有出手阻止小偷,由着小偷拿走他的东西。
等他们离开了罗清扬身边,几人便跟上去把那小偷揍了一顿,然后拿回行李,但这些东西他们没还给罗清扬,而是带回去交给罗永昌。
几人跟着他,看着他气急败坏的跟乘警报了案,最后不了了之,随后揣着兜里的几十块钱,坐车去了清水镇,一路上饿了也只啃干巴巴的馒头,渴了水也不敢买着喝。
曾经在海城不可一世的小公子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坐在气味难闻的客车上被馒头噎得直翻白眼,几人看着手里端着的红烧肉,莫名的有种尝到了人间美味的样子。
他们一路跟着罗清扬,直到他找到顾飞宇,才返回去。
回到海城罗家,他们便把罗清扬在这一路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报告给了罗永昌。
当然他们没说,当时小公子抱着馒头啃的时候,他们正端着碗红烧肉,就着他苦哈哈的样子下饭。
别说,那碗红烧肉估计是他们几人这辈子吃过最有滋味的红烧肉了。
罗永昌听到他们的汇报,眼睛都红了。
这臭小子在家时天天惹他生气,这次出门吃了这么多苦,怕也是想他这个老子了,所以才寄了这么厚的信回来。
他就说,他们之间的父子情分还是很深的。
罗永昌拿着这厚厚的信看起来。
只是这信没看三秒,罗永昌心里那浓浓的父子情便消失得一干二净。
他手指紧紧的捏着信纸,气得直喘粗气,眼里直冒火。
赵卫国和胡志刚见他不说话,在旁边急得直喊,“老罗到底怎么回事,你快说呀,是不是清扬那孩子出事了?”
罗永昌气得重重的哼了一声,“谁出事,那小子都不可能出事,他命大着呢。”
“他不仅命大,本事也大,居然还敢在信里大言不惭的说,他在清水镇拜了一位隐世高人为师,成了那人的关门弟子,此时正跟着师傅废寝忘食的学习风水八卦之术,等他学成归来,他就是大师了。”
“这混帐还让老子以后不要再叫他名字,直接喊他大师。这混帐东西,离得那么远都不消停,还写信回来气我。”
罗永昌气得端着桌上的茶喝了一大口。张叔站在一边,默默的上前给他续了杯茶水。
赵卫国和胡志听到罗清扬没事,心里松了口气,随后又被罗永昌的话惊到了。
“就他?大师?”胡志刚笑道。
“他不是去找飞宇了吗?飞宇没管他?”赵卫国疑惑道。
罗清扬这孩子,他们从小看到大,这小子从小便不服管教,常常跟他爸唱反调,他爸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
这么嚣张的小子,居然特别听顾飞宇的话。
对于顾飞宇,胡志刚和赵卫国还挺喜欢他。
别看他年纪小,做起事来却不卑不亢,心里也有成算,不仅如此,他还非常有号召力,来海城没几个月,就聚集了一帮年轻人围着他转,连他们的儿子侄子都天天跟在他身后跑,像个小弟一样。
两人常常感叹,若这孩子再长大些,以他的本事,绝对能干出一翻事业来。
“人家刚刚新婚,忙着哄媳妇呢,哪有时间管他,”罗永昌叹了口气,他那个二女儿哟,这下是彻底没戏了。
这么好一个小伙子,怎么偏偏没看上他那女儿呢。
“啥?结婚了?和谁?”赵卫国和胡志刚震惊了。
“清扬信里说,那姑娘是个乡下人,长得温柔漂亮,飞宇那孩子很喜欢她,两人结婚快三个月了,”罗永昌感叹道。
赵卫国听了这话笑道:“老罗,你那二女儿要是知道飞宇结婚了,怕是要哭闹起来了。”
罗永昌无奈的苦笑道:“那有什么办法呢,我总不能逼着飞宇娶了我家茵茵吧。”
“也不知道,那姑娘到底长什么模样,把飞宇这个铁石心肠的小子给迷住了,回家这么几个月就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