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姜叹了口气:“若是有敌来袭,千户应当正在城墙上带着兵士对敌,你去不仅不能打听到消息,也帮不上手,说不好还会让千户分心。且等一等,等游牧骑兵退去再说。”
汪秀芝的眉头拧成出了川字,她看向姚姜。
姚姜自从想到苏雅带着游牧骑兵弃马步行越险南来,便知晓游牧骑兵迟早会在南城门外出现!
她一直在等他们来到!游牧骑兵现身后,她提得紧紧的心反而落在了实处!
听到游牧骑兵攻城,她担忧至极,腹中饱闷没了食欲,坐在椅上心念电转。
汪秀芝轻拍着怀中的小山,也忧心忡忡!
坐得片刻,姚姜立起身来:“汪娘子,自明日起,往库房来采买菜蔬的百姓,你都让他们先找到我,我会给他们分派差使。”
汪秀芝点头:“好。”
停得一停,姚姜又道:“自明日起,灶间库房只做最简便的面饼,菜式就按我们先说的,不论肉与菜全都剁碎了做熟。百姓三餐改两餐。不到灶间采买的暂且管不了,凡到灶间采买的,全都按这样来。到灶间库房采买面饼的百姓不必付银子了。”
汪秀芝一愣:“三餐改两餐倒也可以,客馆也有人前来采买,客馆中住的人多,采买一次数目不少。但果真不收银子?”
姚姜点头:“不收了,凡是去灶间采买的伙计,你们都让他家的掌柜来见我。自明日起,灶间见到我的签押才能给予吃食。”
汪秀芝不明其意,姚姜已转头嘱咐阮欣芷与苏知棠:“签押每日都会换,每日只用一种,你们都得熟知我的签押。当日的签押收齐后交到我这里来,签押不对不给吃食。灶间库房内的各类肉干熏肉,仅供给守城的兵士。再招,先将明日的签押拿来给她们看过。”
汪秀芝想了片刻:“我知晓兵士们对敌辛苦,好的吃食都该先尽着他们。但小孤城内的数十家客馆每日都要采买,百姓家中虽都有米粮,但不知晓能支持几日,这情形下,灶间的食粮支持不了许久。”
姚姜:“现下库间的吃食仅能支撑数日,想多支撑些日子,百姓的吃食便得减少数目。居住于客馆内的商队虽不算小孤城百姓,但现下小孤城已封城,他们不能离开,咱们也不能看着他们饿死。小孤城百姓没有田地,家中贮有的米粮都不会多。米粮商号早已被千户已封了,且派人了兵士守护。灶间缺粮来寻我,我带你去商号挪来用。”
“从前我以为小孤城至少有半年的存粮,但没料到雷千总用存粮换银子修缮瓶口等关隘,导致存粮不足。真不管城中百姓了,必定会起内乱。城中兵士要与游牧骑兵殊死较量,还要与作乱的百姓纠缠,无异于腹背受敌。因此城中的食粮得精打细算,得让所有人都活到朝廷的支援来到,游牧骑兵退去!”
停了一停,姚姜看着汪秀芝,对她说了几句话。
汪秀芝怔怔地看着姚姜,片刻后她点头:“这事我亲自来办,你且放心。”
她亲了亲小山,将小山递给刘嬷嬷,起身离去。
汪秀芝一走,姚姜便带着人往南城门来。
街巷有兵士把守巡视,城中的百姓仍旧不能出门走动。
南城门外的厮杀声依旧传不到城北来,但百姓都已被惊动,他们不能步出院门,但都打开了各自家的院门,立在了院门向外探看,并小声议论。
姚姜接管了军营内的仓库,又有两名骠骑营兵士跟随,得以顺利出门。
她尚未走近南城门,城外的喊杀声已传入耳中。
这是她来到北疆三年第一次听到喊杀声,夹杂着喝骂、尖叫、惨呼……
听得她汗毛倒竖,背心冷汗阵阵!
她知道战争残酷,但一直仅是知晓,并未亲耳听到亲眼见过。
这时虽也没能亲见,残酷却已与她只有一墙之隔,姚姜也觉脚下发软,脚下的路高低不平。
家中的马车早便送到了灶间运送吃食,姚姜出门皆是步行。
再招与琼叶紧紧搀扶着她:“夫人走慢些。”
她们也轻颤不止,连话声中都有着牙关相击的轻微声响,可见发自内心恐惧。
家住南城门附近的百姓都苍白了面色聚集在院门前看着城门方向。
此间的巡城兵士已增多,都手执着兵刃对着聚集在院门前的百姓喝道:“不许踏出院门,速速退回院内!千户有令,踏出院门者均视为乱匪,一律格杀!”
姚姜没料到卫骏驰这样狠,但也不意外:大敌当前,他若不狠辣,城中乱了营,如何守得住小孤城!
来到南城墙左近,早有兵士迎上来:“卫夫人,请勿再向前去,请返回家中。”
姚姜道:“我要见千户,我有要紧话要同他分说。”
那兵士对她抱拳:“卫夫人,现下敌人攻城,千户正在城墙上督战,不知何时才能来见卫夫人。”
姚姜:“无妨,我在此间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