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盛若点头,许繁状似遗憾:“啊,我还没吃到玫瑰花馅的。”
盛若刚准备说话,在后面那桌收拾桌子的婆婆开口接过了话茬:“诶?不可能的呀,我们招牌是不同馅料的汤团,馅料虽然不一样,但其实每个碗里的都盛了,每个馅料肯定是都有的呀。”
不等她们俩说话,热情的婆婆再次开口:“可能是我们的疏漏,这样吧,你少吃了什么馅儿的?我再帮你盛几颗。”
许繁摇了摇头,“不用麻烦了。”
“诶呀,没事的,不麻烦的呀。”
许繁拒绝了热情的老婆婆。
盛若看着自己勺子里最后那颗汤团若有所思:看来自己吃的那颗是许繁碗里唯一的一颗玫瑰花馅儿的,自己只吃了一次玫瑰花馅儿的,那现在自己碗里最后剩下的这颗,一定是玫瑰的。
盛若想着,把勺子递了上去。
许繁看着自己嘴边的汤团,又看了一眼盛若,挑了挑眉。
“试试这个吧。”盛若解释:“应该是玫瑰馅儿的。”
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她们所处的河道让也已经亮起了灯笼。
身高原因,盛若手里拿着勺子,脑袋微微扬起,眼睛里映着一旁的光亮,像是会发光,看的许繁心头一跳。
盛若看她迟迟没有动作,手举的都有点酸了,她只好又把手往上扬了扬,催促许繁快点吃。
许繁意识回笼。
这才微微低头,咬住了那个勺子。
盛若看她喉咙做了一个吞咽的动作,莫名的,自己的喉咙有点痒。
“好吃吗?”
许繁的牙齿从勺子上移开,看着盛若小脸巴巴的样子,回味着口齿间玫瑰的芬芳,勾唇一笑:“挺好吃的。”
说完,还觉得不够似的,问:“你也想吃?”
盛若看着她的样子,突然也想尝尝这颗玫瑰馅儿的汤团。
于是像是被什么诱惑了一样,盛若在许繁挑逗的目光中点了点头,对上许繁带着笑意的眼睛,连忙又惊醒了过来。
她刚才在干什么?!
明明之前已经吃了一颗了。
盛若不敢再看,目光看向放在旁边座位上的两个河灯,转移话题道:“小姑姑,咱们去放河灯吧?”
许繁没有点明她转移话题技术的拙劣,顺着她的话拿起了旁边的河灯,递给了她一个。
“走吧,向杨说的良缘树在那边。”
盛若正有此意,连忙跟着人站了起来,往良缘树那边走。
看来这个传说是总所周知的事情,她们到的时候良缘树那边已经聚了很多人了。
红色的许愿带子随风飘起,祝福着树下的无数有缘之人。
只是良缘树历史再悠久,树下也就那么一点空间,靠近河道那侧的就跟是少之又少。
于是,良缘树下专门修了一个向下的石梯,石梯可以容纳两人,人们两两成行,一个一个的往下放河灯,放完河灯就顺着河道,跟着自己放的那盏河灯往前走。
运气好的,河灯摇摇晃晃的飘过良桥的桥洞,放灯的人便能愉快的站在桥上看河道里的灯火连绵;运气不好的,河灯翻了,或是卡在了某处阶梯之间,自然也免不了失望而归。
盛若对许愿这件事情颇有兴趣。
毕竟她都能预知未来剧情了,那这个传说也说不定是真的。
排了半天的队,盛若终于怀着一颗比任何人都信奉的心来到了向下放灯的石梯。
旁边有专门准备的毛笔。
盛若和许繁各自拿起了一只,开始往河灯上书写自己的愿望。
盛若兴致勃勃,本来是想写希望自己能够摆脱剧情,避开明年年初的那场大火。
可毛笔尖刚点了上去,脑子里却突然浮现出了刚才的情景——许繁碗里的唯一一颗玫瑰汤团。
许繁好像一直如此,无论是多大的概率,总是会抽中最糟糕的那件。
盛若垂眸,视线悄悄的瞥了一眼旁边的许繁。
许繁正在低头认真的往自己的河灯上提笔写着什么。
许繁没注意到她的目光,只是在一笔一划的在上面书写。
她一向不信奉这些,但真到了这个时候,她又在想,万一是真的,那不能让盛若错过。
愿望是她每年生日被盛若要求吹蜡烛许愿都会许的一个。
她写到:“望若若……”
但想到河灯那么多,难免有重名,考虑到这点,不信神佛的许繁补充了条件。
“望许繁的若若:顺遂无灾,平安喜乐。”
盛若若有所思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一样在河灯上写了下去。
两个河灯被同时推入水中,又恰逢一阵微风吹来,层层涟漪推着河灯摇摇晃晃的往前走。
石梯并不算明亮,许繁担心盛若,本想伸手扶她,却被盛若抓住了手。
两人的手心贴合,十指相扣。
许繁眼睫颤了一下,而后用力扣了回去。
盛若落她一步,由许繁牵着往上走,上面灯光明亮,自许繁而洒在她的身上。
古河道里,两盏河灯相互依偎,忽明忽暗,向前飘去。
其中一只河灯上飘飘洒洒的写着:
“愿许繁可以多一点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