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云昭点点头,不知掌柜为何独独说这柄团扇最精细。
直到掌柜把另一面转过来,还是倚门望月的女子,但竟然绣的是正脸,脸庞上甚至带着朦胧的月色,尽显女子的婀娜。
“啊呀!竟然一面背影,一面正脸!”王大娘惊叹出声。
掌柜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笑了笑,语气颇为骄傲:“那是自然,这可是岳州城独一份的手艺。”
叶云昭也在一旁惊叹连连,实在是太美了!怪不得一路上王大娘话里话外都是对芳娘的赞赏。
二人从惊讶中回过神,王大娘率先开口,她见掌柜介绍得如此全面,自己反倒有些不好意思:
“掌柜的,我们……是来找芳娘的,她……”
没等她说完,掌柜脸上扬起笑意,丝毫没有不悦:“原来你们是找芳娘呀!这件双面异纹绣就出自芳娘之手,你们先等等,我去后面叫她。”
叶云昭端着茶盏,等了半柱香的功夫,瞧见绣坊的珠帘被打起,探头走出来一位娇俏可人的女子。
一旁的王大娘即刻放下茶盏,迎了上去:“芳娘,在绣坊吃得可好?住得可好?”
绮罗坊为不便回家的绣娘提供可住宿的房间,除了三个月的半匹粗布,还有月银等,可谓是极好的了。
王大娘说着把东西从竹篓里拿出来,被荷叶包的严严实实的菌菇干、还有一大陶罐新摘的野果。
芳娘不大好意思,压低声音:“娘,家里够吃么?我一个人哪里吃得了这么多。”
“够吃,够吃。”
王大娘轻轻拉着她的手,同她介绍叶云昭:“这位是娘之前跟你提起的叶县令,她正好要做身衣服,我们就一起来了。”
芳娘娇滴滴行了礼:“早已听闻叶县令大名,多谢大人所造神车,如今一见,大人真可谓是心慈面软。”
前段日子秋播时芳娘虽然并不在陵南县,但王大娘和王来旺有时来城里看她,早已提起过这位新任县令。
彼时她知晓王来旺竟然和新任县令起过冲突,她可没少骂他,新官上任三把火,也忒没眼力见,幸好这位叶县令不计较,也算逃过一劫。
叶云昭忙上前扶她:“芳娘,咱们都是自己人,你这般客气,我倒不好意思让你帮忙制衣了。”
“芳娘能为大人制衣是芳娘的福气。”芳娘抬头轻笑,招呼叶云昭和王大娘往绣坊后院走,“制衣前要量体裁衣,你们跟我来。”
二人跟着芳娘进了一间较小的房间,只见她手持一方长木柄,上面似乎刻了什么东西,只简单在二人身前身后比划了几下,芳娘便执笔写了些什么。
边写边问:“叶县令是做官服,还是常服?”
叶云昭想了想,道:“我想做身普通衣裳,穿着去田地里研究麦苗。”
她说着从竹篓里拿出一匹麻布放到案台上。
芳娘抬手拿起一角,迎着光瞧了瞧:“这是丝麻。”
丝麻布比寻常的雨露麻、黄麻以及粗麻布都柔软,既透气又不磨人,算是麻料中的佼佼者,做成劳作衣裳有些浪费。
“不如做身衫裙裤装,或是襦裙裤装?既可以当作常服,又方便叶县令行事,我带你们去瞧瞧。”芳娘说着出了门,二人跟在她的身后,往院子东南角的房屋走去。
院子里有几个跟芳娘年纪相仿的绣娘,个个端着巨大的竹笸箩(poluo),上面铺满了厚厚的桑叶,正疾步往院中的另一处屋子走去。
芳娘见叶云昭看得出神,十分有眼色地开口:“她们端的都是桑叶。”
叶云昭有些好奇:“你们养蚕么?”
“自然要养,蚕丝制成的缎料价值不菲。”
上辈子叶云昭见过养蚕,那多是春末养蚕,桑叶也多,蚕自然养得肥肥胖胖,结的茧又白又大。
叶云昭脱口而出:“可如今不是秋天么?竟然还能养蚕?”
芳娘笑了笑,解释道:“秋蚕比不上春蚕,但春天的蚕茧早就制成布料、衣裳卖光了,秋蚕可以吃桑叶,也可以吃构树叶、柘树叶,质量自然比不上春蚕丝,但也是不错的。”
见叶云昭愣愣地看着蚕室,芳娘眼睛一转,问道:“叶县令可是想要丝缎料的常服?虽然芳娘不能送您一身,但却可以让您用秋蚕丝的价钱买到春蚕丝的料子。”
叶云昭心中所想与她所猜恰恰相反:“不不不,叶某不要丝缎料的衣裳,我只是忽然想到……你们养这么多蚕,可有蚕粪?”
芳娘不明所以地点点头:“当然有,还不少呐,虽说蚕粪带着桑叶的清香,但毕竟……叶县令想要蚕粪?”
叶云昭连忙点头,情急之时一把抓住芳娘的衣袖:“芳娘可知蚕粪怎么卖?”
芳娘眼中十分无用的蚕粪,在叶云昭眼里却是上好的肥料,蚕粪又名蚕砂,蚕宝宝吃得越多,蚕粪就越多,蚕粪既可以改良土壤,也可以提高植物抗力,若是价格合适……
叶云昭越想越欢喜,对芳娘道:“麻烦芳娘帮我问问绣坊的东家。”
芳娘点点头:“叶县令莫急,这几日东家出去采购了,等她回来,我定问个清楚,还望叶县令暂且等上几日。”
王大娘在一旁笑着开口:“是啊,好饭不怕晚嘛!”
叶云昭笑着赞道:“正是正是。”
话罢,三人行至成衣处,芳娘抬手打起门帘让二人先进,她紧跟其后,指着东侧案台上的衣裳道:
“左侧的这件是衫裙裤装,右侧的是襦裙裤装,您瞧瞧喜欢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