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北宋名臣奋斗史 > 第101章 册立大典

第101章 册立大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从他在蜀地胡作非为被掺了之后,皇帝虽然依然将他放在身边,但到底降了职,也逐渐与他离心,这两年王继恩的日子并不太好过。

“皇帝诏曰:朕惟太祖高皇帝创业垂统...今三子赵恒仁明孝友,德器纯备,宜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承宗祧,以隆国本。

望尔亲近师傅,讲习经史,以明古今之治。忠厚存心,宽仁驭下,亲贤乐善,庶几成汤、文、武之德...中外文武群臣,协心辅翼,共成国家悠久之盛。故兹诏示,咸使闻知。”

“授册书、宝印!”

“谢陛下隆恩!”一方托盘被交到赵恒手中,里面是玉简册书,和一方温润的玉玺——太子宝印。

册书上记载着皇帝的册立旨意;宝印则是太子行使权力的象征。

此刻起,赵恒就是大宋名正言顺的储君,下一任天子。

“恭喜陛下,恭喜太子,陛下万岁万万岁!殿下千岁千千岁!”宰相吕端领群臣参拜。

“陛下万岁万万岁,殿下千岁千千岁!”

山呼声如浪潮一般,一浪高过一浪,将跪在文武大臣前面的赵恒淹没。

‘砰、砰、砰。’

赵恒一直因紧张而疯狂跳动的心脏,在此刻奇迹般平缓下来。

成了。

问答礼赞之后,太子出皇宫进御道,祭祀天地、参拜太庙列祖列宗,而后回宫。

“太子来了!!!”

立储的旨意早早下达,听闻消息的百姓们争先恐后的涌上街头,一睹太子真容,夹道欢呼。

自大皇子赵元佐起到赵恒被册立,储位之争前后历经三位皇子,时间长达十四年。

今上登基十九年、大宋立国三十五年,终于有了皇太子。

太子是为国本,作为皇位的法定继承人,是王朝延续的关键环节,于百姓而言象征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将来皇权能过平稳过度,国朝不会再起动荡。

简而言之,他们是拥护太子的。

“好年轻的太子,当真是少年天子!”

赵恒所过之处,百姓全都跪在两旁,千岁之声不绝于耳。

一小会儿功夫,少年天子的称谓就在京城的百姓之间传开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句话,长了翅膀一样,飞速传到了皇帝耳中,赵炅砸了杯子,立刻将当初推举赵恒的始作俑者寇准叫来。

王继恩指挥人收拾残局,离开时眼底还含着一抹笑意。

刚刚归家的寇准,连朝服都没来得及换下,又被叫进了宫里,进殿后,见到的是愤怒的皇帝,还没来得及请安,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寇准没搭腔也没反驳,老老实实跪着挨骂,直到听见了诛心之语。

“人心俱属太子,欲置我于何地?我是老了可我还没死...”

他抬头看向御案上的皇帝,这位曾钦点自己为探花郎的皇帝已经老了,像一头极力维护着自己最后领地的雄狮,不肯向岁月低头。

再这样下去,必定父子反目,朝中又将是一片腥风血雨。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寇准立马出言打断。

怒气正盛的赵炅一愣:“何喜之有?”

寇准在次拜贺:“这是大宋的福气,也是百姓对陛下的肯定,上下一心,自是好事。”

赵炅想了想,好像是这个道理,他揉了揉突突直跳的额角,自己都觉得这场火发的莫名其妙。

看来丹药还是得适当减一减量,反正人也来了,赵炅索性和寇准聊起了对西夏出兵一事。

他深知自己得位不正,又没有哥哥杯酒释兵权那样的手腕,将来史书上必定难看,所以想要尽可能多的收复失地,来为自己正名。

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聊到最后,越聊越投机,越来越高兴的皇帝决定出宫,请寇准喝酒,大醉方归。

远在蜀地的沈知白还不知道,她爹破了酒例。

她也在回想赵恒册立大典同月发生的战争——李继迁率领党项族攻打大宋。

关于这场仗十分奇怪,史记中记载清远军上报,党项族入侵,但被击退,李继迁率兵逃走。

可半年之后的宋史中,关于西北的形势描述中西北第一战略要地‘灵州’已经被围困半年之久。

那这场仗分明是败了才对。

纠结的沈知白并不清楚,朝廷因着她这些年改种带来的丰厚粮食和大量钱财,决定武力收复西夏。

西夏也对大宋敬而远之——到底还是不一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