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约瑟夫的说法,对于刚开始在维根演出的乐队来说,这是非常不错的排期。
约·某前维根俱乐部成员·瑟·不知名校友·夫给江再云解释:“很少有人能一开始就拿到周末的表演时间,就连TGA当初也是连续演了几个月的工作日,才开始有周末的排期。”
俱乐部里播放的背景音乐停了,观众席里的声音随着灯光一起降下去,舞台上灯光亮起,牧青和西蒙先后从“壁炉”后面走出来,走上舞台,
牧青的目光扫向台下,在江再云身上停了停,知道她看见了自己,江再云对她笑着挥了挥手。
牧青嘴角牵出一个清浅的笑,对她微点了下头,然后凑近话筒说:“谢谢各位今天来看我们演出,我是Cyan。”
西蒙凑近话筒,“我是西蒙。”
牧青:“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第一首歌是《I Have A Dream》。”
《I Have A Dream》的原唱ABBA是斯维利亚最著名的乐队之一,作为乐队的代表作,歌曲的传唱度很高。
牧青轻轻拨动吉他弦,键盘的琴声随即跟上,背景垫着提前录好的program。
“I have a dream a song to sing
To help me cope with anything
If you see the wonder of a fairy tale
You can take the future even if you fail
…”[1]
这是一首关于坚持梦想的歌,歌曲技巧上没什么难度,他们选择的呈现方式也极其简单,但就在这甚至有点过于简单的乐声里,女人清润的声音,不柔不腻,唱着“I believe in angels…I have a dream”,低吟浅唱之中,却自带着一种沉静而动人的力量。
江再云静静地听着她唱,牧青的发音不是那种所谓“非常正宗”的英音或者美音。
这些年中夏唱英文歌,首先要看歌手的“发音标不标准”,稍有不好就会被说“不对味儿”,“出戏”,有些口音比较重的甚至会引来群嘲,相反,有些歌手则因为发音“纯正标准”而大受夸赞。
江再云本身不太关注这些,但谁叫她有个半业内人士的姐姐,江再雨从前在花城台做编导,参与过不少晚会的组织制作,后来做影视up,也会出各大平台的晚会吐槽视频,因此连带着江再云也涨了不少知识。
和那些有海外留学经历,甚至干脆就是在国外长大,成年后才回国发展的歌手相比,牧青的英文水平只能说一般。
语言讲究听说读写,以前江再云没机会了解,这几次接触下来,至少从说这个方面来讲,牧青的口语不算十分流利,日常交流勉强够用,偶尔还要打几个磕巴,相比之下,她的发音却很标准,虽然一听就知道不是母语者,但也几乎听不出有什么口音。
江再云猜测,牧青的英文水平本身应该不算很好,但大概是为了唱英文歌,特地练过英文的发音。
就像她从前为了唱闽南语歌去学闽南语一样,这对牧青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在业务能力上,她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每一次各大晚会结束,诸如“牧青修音响”这样的词条都会被翻出来登上热搜。
翻看各大社交平台上的音乐节repo,好评就不说了,即便是题目写明了的“差评”,在提到牧青和夏天时也得说一声好。
“音乐节很烂,但牧青唱的完美”。
“只能打三星不能再多了,一颗星给志愿者,剩下两颗星都给夏天乐队和牧青”。
“一人血书求牧青唱整场”……
这是每一个牧青的乐迷都无比骄傲的事,因为知道在音乐上,作为她的乐迷,你永远可以抬头挺胸。
牧青在台上一首接一首的唱,全是英文歌,先是连着好几首ABBA的,后面陆陆续续也有别的乐队和歌手的作品。
有些就像第一首一样,没做太大的改动,有些则改了编曲,以与原作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但无一例外地,反响都不错,掌声一阵接着一阵。
“接下来,是今晚的最后一首歌,和之前一样,最后一首是来自我的祖国中夏的歌曲,歌名叫《库尔德宁的月光》,翻译成英文的意思是The Moonlight of Koldeneng [2],歌词的英文翻译已经发布在了维根俱乐部的官方Facebook账号上,评论区置顶第一条,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Facebook查看。”
[1]. 《I Have A Dream》,瑞典乐队ABBA的歌曲。
[2].这首歌也是编的,但库尔德宁是真实存在的地方,在新疆省,非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