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见她目瞪口呆的模样,知道她是有些被吓到了,柔声道:“我知道你一时之间接受不了这些,不要怕,慢慢来。”
姜致一路没有出声,回到长公主府,见到姜婆,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姜婆神情却有些不自然,目光里居然有一丝怯弱,犹疑地看着她问道:“长公主——她可跟你说了什么话?”
她点点头,如实相告:“说她是我的生身母亲,是真的吗?”
姜婆眼神瞬时变得灰暗,又有些忧伤,“没错,你的确是被我偷偷瞒下来的,你原本可以住在这么贵气的府邸里,却跟着我过了那么多年的苦日子。”
姜致忙道:“您怎么会这么想,如果没有您当年的一念之善,我也早就没命在了,养育之恩大于天,您这辈子永远都是我娘。”
姜婆立时红了眼眶,脸上也泛起些活气,喃喃道:“好孩子,好孩子。”
母女二人正说着话,嬷嬷过来了,笑盈盈地开口:“殿下请二位过去。”
嬷嬷在前方引路,所遇的侍从无不恭敬施礼:“见过郡主。”
郡主?
姜致都不知该如何回应。
出了客房后,沿着亭亭绿植穿廊过栋,来到会客厅。
侯在门外的两名侍女将珠帘搭起,声音如珠串相碰一般清脆:“恭迎郡主。”
听到她们的动静,长公主忽然有些近乡情怯,起身迎接。
姜婆进门后默默施了一礼。
姜致也在后面跟着福身道:“见过殿下。”
长公主一怔,笑了笑道:“怎地还这般客气,快过来坐,看看可有你爱吃的。”
桌上已摆了十几盘精致的点心,姜致只认得豌豆黄杏仁糕等那么几样。
她将杏仁糕的盘子端到姜婆跟前:“您尝尝这个。”
她记得姜婆最喜欢杏仁糕,长公主府做的肯定会更好吃些。
姜婆一顿,看了看长公主,讷讷地点头,却没有动手。
长公主温声道:“难得你也喜欢杏仁糕,这位白案厨子曾在宫中做事,做的点心可谓一绝。”
姜婆有些讪讪:“我一个老婆子,哪里配吃这宫里的好东西。”
“你替我养大了阿致,便没有什么配不配之说。”长公主郑重道。
姜婆默然。
凉菜上来了,摆盘也很是讲究,色彩多样。
然后是热菜汤羹,摆了满满一大桌子。
侍女开始给三人布菜。
姜致跟前的盘子很快堆满,荤素分开。
长公主温和地对姜致道:“折腾了这么久,饿了吧?先用膳。”
在诏房关了大半日水米未进,姜致还真觉得饿了,左右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干脆低了头吃起来。
长公主倒没怎么动筷子,在旁边一脸慈爱地看着她吃,但凡见她那样菜多吃了几口,便立时给她布上,倒使她有些不好意思吃了。
姜婆看着这桌从没见过的席面,却没什么胃口。
一顿午膳就这样别别扭扭地用完了。
茶水端上来,长公主屏退下人,开始与姜婆闲聊,主要问她一些姜致儿时的事。
姜婆则是拘谨地问一句答一句,并无多言。
当长公主听到姜致并没有读过书时,心疼地打量了她几眼,欲言又止。
姜致倒没什么感觉,一是她并非原主,对没有读书这件事并没有多少感触,二是觉得长公主与姜婆是相差太大的两个阶层,也许对长公主来说,没能读书是非常凄惨的遭遇,但对姜婆来说,把她养大已是很不容易。
“无论如何,若不是你当日发了善心,也没有我们母女今日的重聚,大恩大德本宫铭记在心,自会报答。”长公主道。
姜婆却是轻轻摇头:“不用,是我自己愿意养的。”
“本宫知道你靠接生把她养大,颇为辛苦,但她毕竟是身份尊贵的郡主,因此本宫想把她留在府中,不知你意下如何?”
姜婆嗫嚅着刚想开口,姜致抢先道:“我不会留在这里,我还要去开我的子母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