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荣安故里 > 第44章 第 44 章

第44章 第 4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说完一挥手,就有宫侍将早就准备好的桌椅板凳都搬上来,然后放下笔墨纸砚,还给大家准备了茶水,点心,之后都纷纷的退下去了。

“来啊,通知各部将积压的文件都搬到大殿上来,大家一起解决,省的各部乱跑了,各部的臣工不能够上朝的,都拿着折子到殿外等候,叫谁谁进来,不叫就等着,严明,这次如果敢扣押折子的,一经发现按律法处置,绝不姑息,好了,各部大人直接落座吧,时间有限,我也不在啰嗦了,有事大家抱成团,一起解决,办事效率会很快。”

这道命令下去,荣安的几个直系亲属,包括他老丈人,都很赞同,简单明了的处理国事,比各部藏着掖着好,不错,这小子有干大事的潜质。

在等候各部折子的时间里,荣安直接问了户部现有的银两,他已经知道姜丞相的人将太子的生意没收归国库的事,他不管,只要他在位期间不动摇国本就行,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改革,“另外,我要成立新的部门,现有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外,多出一部那就是商部,共七部,这样商部专管经商的事,它以后就是咱们大雍朝的钱耙子。”

众位大臣家里都有铺子,一听这话,心里都咯噔一下:“殿下的意思是要提高商人的地位?”

“当然,过去都说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可也是这小小的商人掌管着咱们大雍朝的经济命脉,没有他们南北市货,经济没法均衡,当然抬高商人的身份也不是没有条件的,商人经商是要交税的,以前只知道让农民交税,压榨农民的那点土地所得,可有谁叫商人交过税?没有,也就忽略了一点,钱都在商人的手上,他们手上的钱可比农民的多多了,可有异议?”荣安他知道他突然提出这个条件,会让很多人不满,尤其是这些门阀们,他们手上的铺子可不是一家两家。

姜丞相没有说话,但想到这个方案其实是个好问题,虽然抬高了商人的地位,但这一点还不足以打动商人,将手上的钱拿出来捐给朝廷,于是:“回禀殿下,商税多少?”

荣安想了想:“这事我想过,十税三,并且给他们一个恩典,出身商户的孩子可以科举。”就这一点那些商户要是敢在哔哔,那可就是没事找事了,给他们一个入仕的机会,就不相信他们不感恩戴德。

这个机会好不好,当然好,以往就是因为出身商户,埋没了多少大才,这次那些被出身耽误的人,都可以一起参加科举,好事,太大的好事,哪个朝廷大臣的后面没有商人支持,这次这个法令,一旦颁布,一定会让商人高兴,一高兴,交点税也就不算什么了,于是荣安直接问:“这个条件怎么样?”

众位大臣站起来,直接躬身:“谢殿下,臣等定鼎力支持。”

荣安点头:“好,到时候最先带头交税的人,我一定亲自给他题匾。”古代不都是皇帝给赐匾额,那家都得当祖宗供着吗?就这么办吧!

众位大臣一听,都点头纷纷赞成这个提议。

荣安见到大家高兴,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政策:“还有,明天开始整个大雍朝开始人口普查,各家各户要登记在册,标明性别,什么时候出生,从事什么工作,如果有死亡的要到当地的县衙,注销户籍,有无土地,也要标明。”到时候那些没有土地的就知道多少人了,要是有开荒的机会,可着这些没有土地的农民优先,辽东开荒,可就靠这些人了。

户部侍郎廖年永站起来:“殿下,不知何为人口普查啊?”

“就是人口调查,看看咱们大雍朝现在一共有多少人口,小哥儿和小爷们的比例是多少,不说别的,如果小爷们增加了,那就可以少娶几个夫郎,让多出来的小爷们娶,当然如果小哥儿又多了,那就让小爷们多娶几个,你明白了吗?”荣安耐心的和这人解释,什么人啊,还是户部侍郎呢,连这个都不懂,早晚给你废了,然后让张先生去当这个户部侍郎去。

廖年永听了后,想了想,和姜丞相对了下眼神,然后什么也没说,就直接退下去坐下了。

荣安看到大家不说话了,就说:“我呢年纪小,刚刚坐殿,有些事想到一出是一出,所以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出言指正,好的我一定接受,我呢是个能听得进去劝的人,不喜欢独裁专政,我的理想是打造一个,强大的,团结的,能够继往开来的伟大盛世,但这些我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还需要大家鼎力支持,到时候在史书上大家都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这番话,让老军候和陆子屿在心里狠狠的鼓了下掌:好小子,就凭这几句话,那些有小心思的,一定会多想,谁不想要个名垂青史的好名声,谁想遗臭万年啊!话都说到这里了,谁要是不想好,那就使劲作吧,保证死无葬身之地!他们怎么没想到这小子还有这样的一面呢,以前是真小看这小了!

都多少年了,众位大臣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激情澎湃的话,以前的萧家父子当政的时候,除了酒色,其他的国事上,还真没这么干脆利索,在朝堂上就是扯皮,一件小事也要扯上几天,办公效率上慢的可以。

荣安看了一眼台下的众臣,心里长出了口气,行了,今天先说这么多吧,说多了这些人也不一定能够全部接受,还是慢慢的来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