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只相聚在皇宫的南书房,这以后就是四人读书的地方,荣安其实不想上课的,毕竟他的国事已经很忙了,但无奈他在这个世界还只是个童生的功名,怎么的也得读到秀才才行,不然文臣会在私下对他鄙夷的,他要拿学问压死他们,而不是靠着所谓的佛子光环压他们一头。
所谓的南书房就是前朝众皇子读书的地方,现在变成了荣安和其他的三人上课的地方,给他们上课的也不是别人,而是邹祭酒和几位大学士,他们讲的东西荣安听着都不难,只是身后的几个有些吃力,不过这就跟博士后给小学生讲课一样,就算是小学生再不懂,几个大能也会掰碎了给他们讲清楚。
这天邹祭酒不现在是邹太傅给四人上完课,突然摸着胡子笑:“还有点时间,你们几个以鸿鹄之志为题作一首诗。”
荣安几个一听,都在心里构思,荣安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在这边浪费,直接提笔来了一首: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若是命中无此运,亦可孤身登昆仑。
这首诗写完直接交给了邹太傅,邹伯谦看着那四句,在反复的看了几眼荣安,无奈的叹口气:“你小子是不是诗圣转世啊?”
荣安笑着说:“夫子谬赞了,这首诗其实我很久之前就做好了,只是没有拿给您看。”谦虚些吧,这首徐先生的诗一直是他最喜欢的之一!那胸怀,那理想,曾经是他一辈子都写不出的经典。
邹太傅看着荣安,果然这小子有大胸怀,一会给陆学士看看,那老家伙一定会很高兴,这样的外孙谁不想要啊!
当陆子屿看到自家外孙写的这么大气蓬勃的诗,不得不感叹,这小子要是不考状元,他都不信,于是更是直接拿给几个同僚看:“怎么样?这首诗?”
几个同僚也都是拿着诗词感叹:“咱们这位小殿下真的是文采斐然,现在的年纪小,要是等到在学个几年,咱们这些老家伙怕就是两辈子也撵不上了。”
其他的几位跟着点头:“是啊,是啊!”
于是当天南书房的墙上就挂上了一副诗词,就是这首荣安刚刚做的那首,为了激励以后来南书房读书的人。
荣安听了后嘴角直抽,好么,这还是成了激励他们好好学习的诗词了,还不如直接来那首: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更来的亲切!
荣安也没想到他刚让几个兄弟进宫伴读,就有好事发生了,其中鲁王府请封折子在胡延宏进宫第二天,就被送到了他的御案之上,他见了直接笑着直接批了,还直接赐了些东西给胡延宏送去。
宣读圣旨的是小竹,回来的时候说鲁王夫夫,见到赏赐给胡延宏的几样东西时,笑的嘴都合不上了,还给了小竹一个大大的红封。
荣安笑着说:“他们是看到我重视胡延宏,这样那家伙在府里会好过很多。”于是第二天荣安就找来老军候和自家阿姆商量荣婳的事,老两口看到现在瘦下来的赵小胖点头:“这小子瘦下来,长得还人模狗样的,和咱们家小婳还挺般配,行了就定他了,回头给老赵头通个信,你就直接下圣旨赐婚吧!”
荣安点头:“好,听爷爷的,只是这边要陪嫁什么啊?”
“咱们家小婳还小呢,赵小胖也才十五,婚期怎么的也得等到明年,你还没大婚呢,还轮不到他们,哪有当哥哥的没结契,弟弟先出门的。”离戈笑着说。
荣安点头:“阿姆,你既然进宫了,和爷爷就在宫里住下吧,您不知道现在的后宫有些不太平,昨个还有那些心大的要爬孙儿的床呢,吓的我一跳。”
这事是真的,也不知道那宫侍是怎么在重重保卫下,摸进他的寝宫的,当时他正在睡觉,感到有人的时候,直接吓的他大叫一声,将守夜的小竹给吓的连滚带爬的跑进来,看到有人的时候也吓够呛,但还知道立即扑过去护主,嘴上还在大喊:“有刺客。”
当时小夏也吓懵圈了,他不就是去解个手吗,这人是怎么摸进去的呢,然后当晚守护的血滴子包括锦衣卫都被实行了家法,护主不利,这是大罪!
离戈和老军候听到这里的时候,脸色直接就不好了,想了想可就这一个宝贝疙瘩,这马上就要登基了,再有个十天他们见了都要喊一声陛下了,这个档口要是出了事,那可如何是好,于是当天离戈并没有直接留在宫里,而是出了宫之后直接去了并肩王府,商量荣安和即墨故里的婚事提前,不然这宫里真是不太平,这要是一时看不住,这荣安在被人给算计了,那可就晚了。
烨卿知道荣安发生的事的时候,也吓了一跳,直接将并肩王也叫了回来,然后商量着荣安在宫里的安全问题。
并肩王见多识广,直接说道:“明个,你和亲家进宫在梳理一下后宫,有可疑的直接收拾了,可不能够大意,不然小安还小遭了道,那咱们可得后悔死!”
于是第二天烨卿和离戈就进宫了,一阵鸡飞狗跳之后,安静了,等荣安知道的时候,一批宫侍已经被遣散出宫了!其中也有很多的京中眼线,当然也被请进了召狱,而各府派进宫的眼线名单,也都被明明白白的放在了他的御案上了!
荣安见了无奈的说:“直接送到他们主子的府上去,让他们看看下场,省的心大了,我是菩萨心肠,看不得他们死在咱们手上。”
二虎听到荣安这么平静的说话,这心里忍不住的就哆嗦了下,他们这小主子看着年轻,但说出的话,和做出的事,谁听了谁胆寒,那些被发现的细作,回到各自府上,还能够有命在吗?
后宫清净之后,礼部就开始忙活荣安的登基大典,因为荣安有命令在,要节俭,所以也不敢太过铺张浪费,登基当天,全京城的百姓都上街庆贺,荣安一大早就跑到皇宫最高的城楼上看着京城的百姓,全城一片喜气洋洋,将前段时间因为文宗皇帝的死,也忘得一干二净,各个的脸上也有了笑意,荣安看到了心里长叹一声,果然时过境迁,百姓要的是一个安稳,管他谁当皇帝呢!
荣安的登基按他的要求很简单,不主张铺张浪费,直接去了太庙,现在的太庙里已经没有萧氏的祖先,都被放到西山行宫去了,现在供奉的是荣家的祖宗牌位,荣安在此祭拜之后,就直接在里面念了一段《平安经》,请祖先保佑荣家王朝万代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