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山也是个讲义气的人,直接想都没想的说:“好,王爷,本将愿意领罪,只求王爷说话算话。”
鲁王点头,叹了口气:“好,本王一定全力劝说陛下,饶你部下全部活命,但事先说好了,如果这里面有十恶不赦之人,那本王不求,只求忠君爱国之辈。”
刘青山点头,立即登上点将台,将京里发生的事全部说了,并单膝跪下,对着台下的士兵说道:“众位是本将一时贪心,将众位至于水深火热之中,如今京里的那几位已经伏法,本将已经决定认罪,绝对不会连累大家,只求本将走后,来军营接管之人,大家要配合,别因为一时意气用事,连累父么夫儿,能够活着回乡,与家人团聚。”
众人互相看看,谁也没说话,说实话他们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他们谁也不想打仗,只是听命行事惯了,现在主将都说不打了,他们还虎了吧唧的往前冲啊,只想着能够全身而退,赶紧回乡,再也不掺和这些破事了,然后就有那些胆子大,不想打仗的,直接将手上的武器扔掉,跪了下去。
其他士兵一见就也有样学样,直接放下武器,并抱拳对着台上的刘青山说道:“送大将军。”都知道这次刘青山怕是有去无回,但他能够跟朝廷谈判,让放了这些叛军,就值得他们为他在最后跪一跪。
刘青山见到他手下的这些兵将对他这么义气,直接抱拳:“谢兄弟们。”
鲁王站在点将台旁边,叹了口气,这刘青山这次真的是何苦呢,只是为了当初那姜风行的几句好话,就给忽悠成了叛将,要是这次回去有幸不死,还是劝他早点回家种地去吧,这人真不适合在朝堂上,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刘青山跟着鲁王走了,他们刚出军营,就见到一队人马疾风而来,直接将刘家军众兵将围了,但并没有出兵绞杀这些兵将,只是将这支部队看管起来,并没有杀,本来这支刘家军还担心来着,但看到这些人只是将他们围起来,并没有进行杀戮,就多少的放下了心,但手上的武器却没有放下,都乖乖的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了,人家也没有要杀他们的举动,那就不要没事惹事了!
常十万的兵马是在第三天中午的时候赶到的,让京城这边安抚好了百姓的并肩王还愣了下,在看到军纪严明,不拿百姓一分一毫的十万兵团,就这样的部队才是受百姓拥戴,打胜仗的队伍,可他哪知道这是荣安给这些杀神下的命令,不打仗的时候谁要是敢动百姓的一分一毫,定斩不饶。
常十万的部队也没进城,直接驻守京城南大营,为京城守护南门,就等着陛下进京,听宣上殿。
**
即墨故里听说荣安的部队马不停蹄的往京城赶,就知道荣安担心了,然后就和并肩王商量要出京,去接应荣安。
并肩王和荣乘风商量一下,这京城现在有他们几个老的守着,剩下的各个衙门都开始认真运作起来,也没他什么事,就允许了,不过要他带上两千兵丁,方可离京,不然他们不放心。
即墨故里现在对于见荣安是十分的迫切的,这人这次一走将近四个月,还有几天就过年了,这要是还不回来,那自己就陪他在外面过年好了。
看着即墨故里那匆匆离开的身影,并肩王对着老王爷笑:“儿大不中留。”
老王爷也是过来人,笑着点头:“你说的是,都是孩子,也不知道我家小安这次北上长高了没有,那孩子就盼着自己长大个。”
并肩王现在是看儿婿,越看越喜欢,他做梦也没想到荣安会给他们家,乃至大雍朝带来这么大的变化,可以说要不是有荣安大雍也打不赢这两场灭国之战,这小子是受上天眷顾的,别说什么佛子那就是天子。
再说即墨故里回宫之后,简单的收拾了下,带了几件换洗的衣物,就带着一千御林军一千禁军当天就出城了!
守城的兵将,看到那高高的龙骑,跟着几个站岗的兵将互相看了看,这是咋了,怎么皇夫亲自带人出京了,再看方向,就笑了这是去迎陛下了吧?
荣安不知道即墨故里已经往他方向赶来,此时正马不停蹄的往京城赶,尽管知道京城的事已经解决了,但他放不下啊,这才几个月这后院就起火了,这要不是他的人给力,那这京城现在是不是姓荣还两说呢,此时离着京城也就三天的路程了,越是这个时候,他越是紧张,就连手下的锦衣卫晚上歇歇的时候,都不敢睡太实,恨不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直到了京城附近涿州地界上才算是喘口气,大中午的大家歇息的时间里,荣安下车活动了下身体,抬头看着远处的山林,还好这边的温度没有那么冷了,几个兄弟陪在他身边,笑着说:“太好了,终于要到京城了?离家这几个月有些想家了。
荣安也点头:“是啊,是得回去了,不过这次回去,朕要大肆封赏,让有功之臣都加官进爵,也不枉大家为了大雍百姓抛头颅洒热血,当然那些通敌叛国的也不会轻饶。”
几个小的直接点头:“做得对,咱们将士好不容易才打下的江山,他们在后方破事没做,就想直接摘桃子,那还了得!”
荣安现在也想好了,这次回京之后绝对不做那些卸磨杀驴的事,只要这些杀神不叛国,不作出太多出格的事,就可以让他们荣养天年了,上辈子活的不容易,这辈子就都好好的活吧,也是该享福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