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主任负责复查,看到前一位领导竟然给一个学生的最后一题打了满分,他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准备仔细复查一遍。
他这一复查,不由得人都坐直了几分,这答的也太好了!
这个学生,从当地原材料,地域饮食习惯,市场空缺,老百姓的需求等方方面面考虑,从前期的调研,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再到后期的商品销售写出了一个完整的副食品开发过程。过程详尽到有些细节连他这个老员工有些都能忽略。
确实该满分!赵主任在前一位领导的签名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同意这个成绩。
赵主任把试卷交给下一个领导,心里暗想,这该不会是英子的试卷吧。如果真是她的,那他们家可真出了个人才。儿子一天到晚只想着风花雪月,儿媳妇倒是既有雄心壮志,又有实干精神。
试卷批改结束,那张最后一道题满分的卷子,已经在副食品厂所有领导手里转了一圈了。
所有试卷批改完打分完成,在革委会监督员的见证下,初试前十名的试卷名字被厂长钱同生拆开。
“快看看,第一名叫什么名字!”副厂长郑连成说。
钱同生看了一眼考生名字,眉头一皱。他参加了老赵儿子媳妇的婚礼,老赵的媳妇好像就叫这个名字。
“叫什么?你不认识字啊?”郑连成催道。
钱同生看了一眼赵主任,说:“叫王英。”
“叫王英,那是位女同志啊?”郑连成一时还没反应过来这是老赵的儿媳妇。
钱同生也没挑明,只说了句:“应该是。”
“我看字不太像女同志,以为是男同志呢,女同志也好,女同志顶半边天。”郑连成笑着说。
赵主任这会儿心里很激动,那竟然真是英子的试卷,他们老赵家娶了个好媳妇!
钱同生陆续拆试卷,前十名的试卷全都拆开,在监督员的监督下,复试的名额定了下来。
监督员离开后,钱同生对赵主任说:“老赵,你今天可以回去了。”
赵主任乐呵呵的:“不要紧,再等两天也行。”
“行了,行了,你也不要太过分,过犹不及我跟你说!”钱同生没好气地说,“这个王英是你儿媳妇吧?”
“我也不知道,如果不是同名同姓,应该就是她吧。”赵主任说。
郑连成这才反应过来:“这个第一名是老赵儿媳妇?”
“可能是。”赵主任没有把话说死。
“可以啊!老赵,你这媳妇不错,有想法。”郑连成夸道。
“还年轻,要多历练呢。”赵主任笑着说。
“行了,行了,看你乐的,今天赶紧回家吧,没有人会说你徇私。”钱同生说。
“等过了复试吧。”赵主任还不想回去呢。
“老赵,过犹不及我跟你说!”钱同生拿被油墨染黑的手指了指赵主任,“你今晚再留在办公室,我就叫保安科的人把你抓走,罪名已经想好了,窃取副食品厂重要物资。”
赵主任在同僚们的笑声中,离开了会议室。
王英在家,照常做完饭,她估摸着今天赵主任可能会回来,就加了个菜。
菜都准备好,王英看了眼手表,赵云升该回来了。想着赵云升每天回来都第一时间想见自己,她决定到院门口去迎他。
王英刚出厨房门,赵云升就推开院门进来了。
“回来了。”王英笑着说。
赵云升一见王英,连忙推着自行车过来:“怎么样,怎么样?题目难不难,会不会?都写出来了吗?”
王英见赵云升紧张兮兮的样子,笑着说:“题目挺难的,幸亏有你的笔,不然可能真写不出呢。”
赵云升听王英这么说,乐了:“小英子也会说好话哄我了,我可不抢你的军功章,你是靠你的真才实学考的。”
“你快去把车停好吧。”王英说。
赵云升停好车,来厨房帮忙,王英已经把菜都洗好切好了,赵云升就是递个筷子,递个碗,拿个盐什么的,给王英打下手。
“今天怎么三个菜。”赵云升说。
“爸今天可能回来吧。”王英说。
“哟,我都把他老人家给忘了。”赵云升笑。
赵主任比陈秀琴还先到家的呢,看到王英的时候一脸欣慰。
赵云升问他爸:“试卷批改过没有啊,我们英子考第几啊?”
“明天去厂门口看不就知道了。”赵主任不肯说,他坚决不透露一点。
但赵云升从赵主任的神色上已经看出来,他们家英子肯定考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