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大唐锦绣 > 第85章 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第85章 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是。”沈知微神情淡然,语气却极其坚定,“舅父舅母,”她顿了顿,“虽待我慈和。但我毕竟是外家女,长久叨扰终究不妥。如今铺子生意既已拓展,自立门户也是理所应当。”

二人于雅室落座,茶水温润,檀香袅袅。

"自立门户..."他摩挲着手中杯盏,"虽是外家女,然则… 毕竟于名声上略有妨碍,许家长辈可会为难?"

"舅母今晨还送来两匣子阿胶。"沈知微将茶点推至他面前,杏仁酥做成桃花状,蕊心点着胭脂色糖霜,"说是给我补气血,话里话外却提着西街王员外家的嫡次子。"

崔怀瑾执盏的手顿了顿,他望着博古架上那对钧窑天青釉梅瓶,忽然道:"后日休沐,我带我会带一位长辈来铺中做几件衣裳。”

沈知微抬眸望他。

崔怀瑾声音淡淡,却隐隐透着一丝别样的温度:“我阿姨姓付,幼时便随我母亲入崔家,是母亲的陪嫁,后来成了家父的妾室。我父母早逝,家中诸事皆由她操持,是她将我抚养成人。”

沈知微闻言,眼中流露出几分思索:“听郎君这般说,这位付夫人是个了不起的人。”

崔怀瑾轻轻摩挲着茶盏,缓缓道:“她一生谨慎持重,懂得进退之道。幼时照顾母亲,后来又抚养我,虽无子嗣,却撑起门户。”他目光幽深,语气略微一缓,“若非她,我今日未必能坐在这里。”

沈知微静静听着,未曾插言,待他言尽,方才颔首笑道:“我定尽心招待。”

崔怀瑾微微颔首,未再多言,习惯性的探手入袖,摸上其中那杏核。

窗外日光微暖,透过雕花窗棂洒入室内,映得茶汤浮光潋滟,晃动间似浮起一丝遥远旧事的影子。

------------

夜色沉沉,许宅内灯火摇曳,庭院中桂花微微飘香,洒落一地细碎光影。

许灵初一路轻快地回了内院,她怀中紧紧攥着一只雕花小匣,匣盖合得严丝合缝,指尖摩挲着边缘,隐约能感受到里面沉甸甸的分量。打开一看,几锭光滑的银铤整齐地码在一起,银光映着烛火微微晃动,让她心跳也跟着快了一拍。

她推门而入,目光在房中扫过,见母亲张氏端坐在桌案前,眉头微蹙,似是在等她。

许灵初脚步微顿,收起脸上的笑意,缓步上前行礼:“母亲。”

张氏看着她,目光中透着几分不悦,声音不疾不徐:“你近日总是早出晚归,忙些什么?”

“不过是出门转悠转悠。”许灵初轻描淡写地答道,抬手倒了杯茶,正要饮下,便听张氏冷冷道:“你一个闺阁女子,成日往外跑,像什么样子?你是去找你那飞黄腾达的阿姐了吧?沈知微自幼没有母亲教养,行事不拘小节也就罢了,你却学她胡闹,丢了女儿家的本分,将来哪户正经人家敢要?”

许灵初闻言,手中茶盏微微一顿,抬眸看向母亲。

张氏神色凝重,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你是许家女儿,将来是要择高门而嫁,掌家持重的。女红、规矩、礼仪才是你该学的东西,你倒好,天天想着书铺、绣坊,成何体统?”

许灵初将茶盏放下,轻轻一笑,目光却带着几分讥诮:“母亲日日教我如何择高门而嫁,如何学着掌家,不就是为了将来能多点进项,在夫家挺直腰杆?”

张氏面色微变:“你——”

不等她开口,许灵初已从打开雕花木匣,轻轻摊开,银光晃动间,映得她眼底盈盈生辉。

“这笔银子,是我自己替阿姐写字辛劳挣来的。”她声音不高不低,却透着几分笃定,“不必看人脸色,不必委曲求全,便能挣得银钱,有什么不好?”

张氏盯着那木匣,神色微滞。她从未想过许灵初能有什么挣钱的能力,听她说是写字挣来,只以为是自己女儿替沈知微写了几个字,得了她阿姐的讨好罢了。

她打理家宅多年,深知银钱的可贵,可她更清楚,一个女子若想在夫家立稳脚跟,手中有多少嫁妆、能管多少家业,才是最实际的筹码。

她低声道:“你是女子,挣这点银子能做什么?娘才是真正为你好,你未来能长久依靠的,还得是夫家。”

许灵初轻笑一声,眼中隐隐透着一丝清冷:“可阿娘,父亲再如何敬重你,你在家中,可曾真正做得了主?”

张氏一震,面色微白,片刻后沉声道:“胡说!”

许灵初却不再言语,只是收起匣子,福身一礼,语气平静:“母亲若是怕我受人非议,我过些日子便少去‘锦童斋’,儿累了,先去休息。”

言罢,她不再多言,转身朝内室走去。

张氏望着女儿纤细的背影,指尖微微收紧,想要发怒,却难得未开口。

灯火之下,茶盏中的水波微微荡漾,映出二人已不同的心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