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板何时再有黄豆芽?”
一名跟余南叶有过几面之缘的汉子喊道。
黄豆芽能卖这么快,余南叶倍感意外。
今日多了大量生面孔,余南叶悄悄听了一耳朵,才知道他们都是从隔壁镇来的。
几日前便来了,每日清早会来西市。
余南叶心下暗自佩服,若换做他自己很难为了一口菜,从自己熟悉的城镇到人生地不熟之地。
“诸位,黄豆芽已卖完,三日后我和阿景会来卖玉米。”余南叶朗生道。
他担心大伙儿不知道玉米,早打好腹稿,“玉米是我家乡那边的吃食,一开始大家不知道玉米能吃,直到一名农家子因在山中太过饥饿,无意中吃下一颗玉米,之后带回不少玉米。”
“我家乡不是南水镇的,会来这里也是为了投奔亲戚,为此我特地带来玉米,种下玉米三月有余,如今也到了丰收之季。”
实际上玉米是他爹爹发现的,如何种植,也是爹爹手札中记录的。
第一次当众说谎,余南叶难免紧张,若不是身边有阿景,放从前他是万万不敢往外说。
陆柘景看到少年微微发红的耳尖,知道他没说实话。
哪怕少年不为此找个理由,他也会让人撒播出去。
众人的注意力很快从黄豆芽转移到玉米上,都想尝一尝余老板口中的玉米。
“余老板,这玉米如何吃?”
余南叶解释道:“玉米粒可炒,整个玉米可煮、可煲汤、可烤。”
说到烤玉米,余南叶抿了抿唇,上次吃到烤玉米时,爹爹还在。
那时,爹爹背着父亲和奶奶烤玉米,烤出来的玉米外焦里嫩,香糯好吃。
是他记忆里吃过最好吃的玉米。
后来爹爹走了,他想爹爹时,便会偷偷烤玉米吃。
有次被陈氏发现,陈氏因此罚他跪了两个时辰。
众人光听着余老板的描述就直咽口水,掰着指头数日子。
“余老板,我门可等着玉米了。”一个面熟的大叔笑道。
“到时叔叔婶婶们可得早些过来。”余南叶笑道。
众人齐齐应好。
南水村众人乐呵呵背起背篓,他们哪里想得到这么轻松就卖完黄豆芽。
这会儿走回村还能赶上午食。
等周围人散得差不多,张家婶子来到余南叶跟前道谢。
“南小子,要不是你,婶子也不能轻轻松松赚二百四十文。”
当初她家买了五斤黄豆,全部泡了,如今五斤黄豆发了三十斤黄豆芽,拿小背篓装,放得稀疏,装了近三个背篓。
一斤黄豆芽八文,三十斤就是二百八十文。
搁从前张家婶子想都不敢想。
有张家婶子带头,越来越多的村里人跟余南叶道谢。
余南叶笑道:“这不是我一人之功,若没有大家齐心协力,光靠我一人,短短几日亦无法发出这么多黄豆芽。”
句句说到村民们心坎,更加感激余南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