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开国之君尚在,如何造反 > 第50章 第五十章 意外

第50章 第五十章 意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因为提前做了大量准备,明媚去南山园子前,便十分轻松,夜晚写了些文字,便要早些入睡。

戊时末,赵嬷嬷亲来,敲开了院门。

明媚迷迷糊糊的坐起来,深绿打来水,浅绿去取衣服,点绿与碎绿都被叫了起来,穿衣打扮,要随着她出去。

赵嬷嬷摆了摆手,没让她们跟着。

待明媚穿过二门,进入前院中厅,脑子还有点迷糊,恍恍惚惚间似乎见到了什么不该出现的人,那一身亮银铠甲只脱了一半。

赵嬷嬷推了她一把,“娘子可是睡迷糊了,快叫人啊。”

苏记轻咳了两声,见明娘子没反应,又重咳了两声。

“述之,你躲我远点儿,没事别传染给我啊。”来人颇为嫌弃,或者说是表演的颇为嫌弃,捂着鼻子走远了点。

明媚这才回过神来,原来不是在做梦。

“阿媚,怎么,不认识我了?”来人吊儿郎当,上下抛着一只有些破旧的荷包,上面绣着一朵像是太阳的花朵,已经有毛边了,显然是主人的爱物,时常摩挲的。

“阿昭?”明媚轻轻呢喃,满脸不可置信。

人在秦州的郡主,漏夜返回,这是大罪啊。

她怎么敢,怎么会,怎么能?

明媚下意识四下看去,屋里赵嬷嬷、苏记、许业、顾叹均在,诸人神态松弛,不像是要即刻谋反的样子。

那你回来作甚?

“某人的准备做的太细,导致发生了不可抗力,所以我就回来了啊。”上官昭继续笑嘻嘻,半曲着长腿,没有正形,说了一句废话。“来个人,给小阿媚解释解释,是怎么回事,明日她还得唱主角呢。”

苏记前跨一步,张了张嘴。

上官昭收回荷包塞进怀里,去寻果子吃了,秦州虽说经商发家,可用钱的地方太多,她就算是郡主,是上官氏的家主,也没京中王府这么多供应。

明媚对着苏记,必须仰起头才能看见他的脸,扯出一个有点尴尬的笑来。

“据各方探查,济宁侯有谋逆之心。陛下已秘令郡主返京,协助京中大营平叛。”苏记面无表情,低声吐露出一个结论。

这两日,明媚一心搞她们的演习,就没太关注苏记这边的进展,没想到居然平地起惊雷,炸出一个大家伙儿来。

“济宁侯疯了吧,他凭什么谋反?靠刑部的衙役,还是大狱里的囚徒?”明媚不可置信,济宁侯根本就没有兵权,动不了京中任何一支兵马。

等等,为什么不用十二卫?

莫非?

“与你打了一个主意呗,预备在园子里动手,擒贼擒王嘛,有几个十二卫的窝囊废手下就够用了。”上官昭啃了果子,又吃上糕点,嘴巴里塞得满满当当,把俊俏的眉眼都挤成了一团,含含糊糊的说。

“陛下不在京中,他要擒拿哪个王?”明媚冷汗一片片的,这场杜夫人主持的花宴,身份最高的也不过是秦王的侧妃罢了。

别说是她低估自己,对皇帝而言,擒拿她俩一点分量都没有,济宁侯不会不明白。

所以,宴请人员变了?

“皇后娘娘令太子与诸位在京的殿下均要参宴,连五皇子、七皇子、八皇子都不例外。”苏记善解人意的回道,明娘子的神色总能反应她的心声,特别好猜。

“我那舅舅与舅母,还真没拿儿子当回事儿。明知山有虎,偏向山扔孩子。不稀奇,他老人家这次出巡,到了没干好事。前日派人掘开大河,淹了北岸的河东,那几十万亩泡水里的土地,是河东派的命根子。他啊,就是逼着济宁侯那个油滑的不倒翁狗急跳墙。这下好了,十二卫没理清之前,也全不能用了。”上官昭连着吃了两块糕点,又灌了一杯茶水,才算糊弄住了肚子。

十二卫里各地的兵士都有,不比京中大营,全是关西来的嫡系。

“粮食今年秋还得涨价,好在夏粮下来以后没少囤。”顾叹捋着胡子,思索库里的存粮数目。河东是产粮大户,皇帝是出了口恶气,难保下头不会饿肚子。期望今年可得是个太平年景,最起码洛伊府周围得能支应上,河洛平原没事儿,中枢就能安定。

“给咱家再送点,今年的利不送回去了,都买粮,不拘是哪里的,也不拘是啥。”上官昭挥挥手,金银哪里有粮食重要。她可太清楚舅舅的秉性了,睚眦必报都是轻的,任谁敢在他眼皮子底下耍花枪,那真是活腻了。

济宁侯要是也把自己搞成一个活死人,老实退下去,看在他当年带头投降的份儿上,还能有几年好活。

偏生他不肯给自己一个体面,继续搞事。

为了逼迫皇帝从河东回京,避免把他们老家的命脉撅折了,搞到太子头上了。

猖狂到如此地步,皇帝要是没有三分火气,那他就不是开国之君了。

冬日之事,皇帝心里且没过去呢。

河东这些人串联,从上到下,皇帝都给他们记上了一笔,没及时投诚的,就是皇权的对立面,死不足惜。

河东如此,司隶也没那么好过去,不整治的他们服了,以后谁都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眼见着他们越说越偏,顾叹还转身就走,估计是继续去收粮食了,明媚赶紧说道,“阿昭,明日需要我做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