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在大秦觉醒神农系统 > 第21章 21信陵君

第21章 21信陵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两人坐车来到洛阳官署。吕家符牌开路一路畅通无阻,等到署衙内,一声通报,县丞卫亲自前来迎接。

“见过长公子,女公子。”县丞卫脸带笑意,低眉顺眼的行礼。

“免礼。我今日前来有一事不解。”

县丞卫有些汗颜,“请长公子明言。”

“今年仲春,小妹往咸阳进献红薯,洛阳领受多少?”

“约有两千五百钧。”

“那种出了多少?”

县丞卫忍不住开始擦汗,“约有百亩。”

“据我所知,在咸阳红薯百钧之数可种百亩了,你有什么话说吗?”

“长公子恕罪,”原本就有些谦卑的县丞卫普通一声跪下了,“二月之时天气寒冷,那种子冻坏了一部分,才只得了这么些弱苗,堪堪种满百亩之田。”

“何况,何况洛阳人口众多,本就没有闲余之地可供耕种……”

“你还狡辩!”小满忍不住拍桌而起,“你既知种子寒冷易冻,为什么不备草木隔冷?咸阳之远都能保存十之七八,难道你看不见?”

“你既说种不下,且不说那些种子贫地可耕,为什么不还回来?烂掉的种子还堆在城外不远,你就敢如此信口胡说。”

那些烂掉的红薯,她在周边捕蝗的时候已经发现了,据说烂的不狠的时候,还有黔首想捡回去吃,也被吏人阻止了。

“我看你是不满相邦命令,不想坐这位置了。”

县丞卫连连拱手,“下臣不敢,实在是无心之失。”

吕蜴失望摇头,“丞卫,父亲命你代守洛阳,本是看在你是旧时老人兼有能力胜任,种子坏腐之事,你最轻是不胜任之罪。”

“来人,即日令丞卫搬出署衙,关押寒室,等问过父亲再行裁决。”

“公子,长公子,如今正值捕蝗麦收,还有事情亟待处理,请长公子网开一面。”门口被呼入的护卫,顿住脚步,等着进一步命令。

吕蜴看着脸色更冷,“那些杂务我可以暂任。”

小满将亲身实践的灭蝗事整理好,拿给吕蜴,顺便打听一下魏国情况,找过去的门路,方知道秦国二三月的战争正是跟魏国打的。

借吕府身份,走正规路子恐怕不行了,小满考虑着要不要寻郑造,先去韩国,后面一路游看,有发现的话再转道。

偶然在吕府发现一个行踪可疑的人,那人自称来投亲,找的却都是魏国旧人,每日出门四处打探,还拿着竹简写写画画。

小满让人跟踪了半天,才打探清楚,这人是魏国来投奔的,原本在探听一些仙人临凡之事,后面经常跑出去问一些灭蝗之策。

恐怕是东方六国来探听虚实的谍子,不过打探的都是秦国或者小满想扩散出去的普通事情。

小满来到这人落脚的地方,看这人正在一颗树下,对着家家都捉了不少的蝗虫,写画不停,上前道:“你在抄录什么?”

“没什么。”那人连忙收起手中竹简,上下打量着小满,“阁下是何人?”

“你不认识我?”原本以为这人直接找到了吕府,应该对府上的人有点了解,不过这样也好。

“我是洛阳人口,有事情需要去魏国一行。听说阁下是魏国人士,近日正要返魏,不知可否同行?”

那人一脸警惕,“你去魏国做什么?”

“听闻魏公子信陵君是当世君子大才,礼贤下士,招养门客三千,在下不才,有一策想去进献试一试。”

信陵君魏无忌,战国四公子之首。

门下有三千门客,曾经窃符夺取魏国军队指挥,与楚国联军,打退了已经围了邯郸的秦军。

战国四公子,都以招贤纳士,左右国政而闻名,吕不韦觉得秦国国力强盛,不能在这方面落后,于是也豢养三千门客。

信陵君属于小满在历史和现实方面都有所耳闻的人物,如果说有人能像秦王掌控秦国一样,影响六国,那就非这位公子莫属。

如果不是面前只有一个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孩,陈佐几乎以为自己暴露了。

稳了稳心神才道:“什么计策?”

小满瞥了一眼对方手中的竹简,“治蝗之策。”

“这恐怕不妥……诶?”

最终陈佐带上了她,小满与家里,吕府都说有事在身,暂时不回去了,拎上小包裹,跑去与对方汇合了。

做完准备,第二日两人跟着通行的商队上了路。

路上两人交换了姓名,开始讨论治蝗之策。

拿着小满叙说,自己记下的治蝗方法,陈佐叹了一声,“我本也是为了仙人降世的传说而来。”

坐在车尾的小满接道:“先生对鬼神之说有兴趣?”

陈佐摆摆手,“只是凑个热闹。”

他学的是儒家学说,从来敬鬼神而远之,这次与同行人一起过来,只是仗着博览群书,想找些破绽。

“没想到这鬼神居然是关心庶民之辈,传授的是治蝗农事。”

更没想到秦国治蝗方法居然如此周全详备,按理说魏国居于中原,依靠黄河,旱涝之间,蝗灾更为频繁。

所以他才一见如此闻所未闻的治蝗之策,便顾不得其他,甚至隐隐有些认同仙人降世之事。

车队过了洛水,不几日来到韩国。

经过战国连年征战,如今的韩国地块越发狭小,他们跟从的车队经过的城市大都是沿河而建,看起来没受多少影响。

走到城外,沿途所见干旱情况严重,仰赖河水以及农人的日夜浇灌,收获只是能勉强糊口。

还有广泛的虫害。

然后是魏国,魏国境内比经过的韩国之境好不了多少,大梁城内倒是甚是繁华。

到了大梁,陈佐终于吐露,“这些日子多有隐瞒小友,其实不才正是信陵君门下客卿,小友大才我已看在眼里,今日便为你引荐入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