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丑奴特别缺少陪伴与亲情,于是每次高米儿来的时候,都会竭尽所能的将好东西都拿出来,带着惹人怜惜的讨好意味。
像是一只嗷嗷待哺的幼崽,渴望着高米儿能够来给他关爱。
“我明天也会来看你的,晚上还是要好好睡觉,这样才能够长高。”
“真的么!太好了姐姐!”
丑奴兴奋的拽着高米儿往屋子里走。
丑奴每日居住的地方是启辰殿的偏殿,这里年久失修,破败的很。
房间空旷,即使烧了炭火也无济于事,依旧寒冷。
高米儿曾经好奇,为什么丑奴不住在宫人集体居住的角房,而是独自一人住在这里。
丑奴说是为了让宫殿内有人气,能够更好的保护宫殿,才会安排宫人入住的。
“没有人气儿的房子,即使用了再好的料子,空了三年之后,也会倒塌的。”丑奴如此补充道。
高米儿对此似懂非懂,但是她觉得,如今的启辰殿要比原来有“人气儿”多了。
启辰殿已不是第一次来时,死气沉沉的模样。
桌子上放了一盏明亮的油灯,散落着几张粗劣的纸,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是高米儿的,清晰工整的字迹是丑奴的。另外还有草编的篮子,里面装着的是高米儿送来的糕点干粮。
灯油,点心,纸笔,针线,旧衣服……
高米儿送来的这些小东西,不知不觉得改变了这里。
“姐姐你先坐着,我去给你泡茶。还有上次你带来的桂花糕,我这里还有好多。”
一进屋子,丑奴就忙得团团转,恨不得有三头六臂,将所有的好东西都摆到高米儿的面前。
“先别忙这个,丑奴,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
高米儿一脸神秘,将丑奴拉住,掏出一个薄薄的小册子来。
丑奴接过还带着体温的册子,低声念出了封面上的文字。
“三字经。姐姐,你这是从哪来的。”
高米儿咧嘴笑了,得意洋洋的说:“这可是我和掖庭中的宦官换的,这可是圣贤书,是那些书生们看的呢!”
“圣贤书,应该很贵吧,用多少东西换得。”
丑奴翻了翻手中的三字经,抬头问道。
“管他多少东西,只要对我们丑奴有用,我一定拿下!”高米儿神采飞扬,拍了拍丑奴的脑袋:“你好好读这本书,日后定然会有用的。我们丑奴这么聪明,又会写字,日后定然是会有大出息的。”
唯恐丑奴心里过意不去,高米儿又连忙补充道。
“那些能够识文断字,还能通读经书的太监能够去枢密院伺候当值,到时候月钱多,活儿也轻巧呢!等那个时候,我们丑奴有出息了,我还能沾你的光呢!”
“姐姐——”
丑奴轻轻的叫了一声,张开双臂,猛得将高米儿拥入怀中。
高米儿回抱过去,用手轻拍丑奴的肩膀。
“当然姐姐也会努力提升厨艺,一步一步,在御膳房闯出一片天!”
“嗯。姐姐一定可以的。”
丑奴将头从高米儿的肩膀抬起,目光澄澈,满满是对高米儿的信赖。
高米儿拉着丑奴坐下。
两人已经是好几天没有见到,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丑奴想说这几日启辰殿内的花草飞鸟,高米儿想说宫中的那些琐碎见闻。
无论高米儿说些什么,丑奴都兴致勃勃得回应。
平平无奇的一件事,都变得妙趣横生起来,连带着这几日的疲乏都在欢声笑语中消失不见。
“罪臣家眷奴仆全都被贬入掖庭,那岂不是全家都要进去,他们一起做事么?”丑奴好奇的问道。
高米儿脸上微微僵硬,想起那日在掖庭的见闻,心中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成年男丁发配边疆,未成年者受宫刑,女子则入掖庭为奴。除去年纪小的孩子能跟着母亲,其余的都四散在掖庭各处,相见容易,做事已不在一处了。”
丑奴提起这话头,高米儿不由得回想起去掖庭那日的见闻。
张嬷嬷心急煎药,第二天就带着高米儿去了掖庭。
二人离开御膳房旁边宫人居住的屋舍,从西角门出来,低着头顺着长街一直走,直走到腿酸又往东拐,约莫走了有一个时辰。
直走到宫门前,高米儿偷偷抬头瞄了一眼后又低了下去。
只见得朱门上两个硕大的狮衔铜环,金灿灿的晃人眼睛。左右两边各一带刀披甲的侍卫,表情严肃。
张嬷嬷递上代表身份的令牌,又毕恭毕敬的报上姓名:“奴婢御膳房孙氏,与厨娘高米儿。前来挑选今年腌菜所用的陶土缸。”
跨过门槛,眼前的景象让她有些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