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李时意每隔一个时辰就要进一次汤药,用饭的时辰也跟着乱了起来,为了及时给她提供,九娘养成了随时备饭的习惯,所以梅姑去了一会儿,就提着一个大食盒进来了。
风风火火的。
“哇,好大的雨,夹着雪粒子,搞得我都以为是下雹子了呢。”
九娘烧的一手好菜,每天都变着花样地给她做,顿顿两菜一汤,荤素搭配,吃了一个多月了,李时意也没吃腻。
但是今天,她确实是没什么胃口。
待梅姑摆好饭,她便道:“快回去吧,用饭后早些歇着,明日也不必早早地来,这么冷的天儿,你来了我也定是没起,多睡会儿。”
“好,那我就走了。”梅姑也担心自己不走,等会儿就回不去了,“炭火就在门边,你睡前记得添些。”
“好,注意安全。”
“好。”梅姑应了一声,出去又把门关上了。
梅姑走后,李时意便连烤红薯的心情都没有了,她把东西取下来放进篮子里,站起来时又想了想,觉得还早,自己大概也是睡不着的,所以又把火炉挪过去,在书案前坐下。
最近事情都集中在奉济了,这里的事情不多,所以县令张珣也不再把文书送过来了。
她这几天基本都处在无所事事之中,现在坐在案前,也没有事情可做。
她往砚台里倒了些水,开始慢慢地磨墨,然后铺纸,抄书。
屋外下着漫天的雨丝和雪粒,天地苦寒,她一边听着一边抄写,时不时地往火炉里添炭火,思绪飘飘扬扬,与风雨一道洒满辽远的大地。
火上的水壶咕噜咕噜冒着热气。
不知不觉,已经二更末了。
随着梆子声一道响起的,还有敲门声。
“时意,你睡了吗?”
“砰!”
听到外面的声音,李时意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内心乍然响起了一个惊雷。
她扔下笔,跌跌撞撞。
“哗”的一声,随着门打开,凛冽的风从庭院中飞扑而来,但是没有扑到李时意身上。
风雪,被一个半身都是雪的人挡住了。
沈淮襄一身黑色的斗篷,就站在她门边,背后是肆意张狂的漫天大雪。
满庭风。
“时意……”
他满脸风霜,含着笑走上前来,直逼到她身前来。
她张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松开一只手,让他进屋。
屋里,一片温暖。
他脱下斗篷,冰棱子掉了一地。
李时意见他头发眉毛都有冰霜,连忙将火炉搬过来,又往里面添了许多炭火。
他的双手,冻得通红发肿。
李时意轻轻一碰他的手腕,只觉得坚冰一样寒,不由得眼底一酸,往后摁了摁,“别靠那么近,容易伤着。”
“好。”沈淮襄异常乖巧,往后缩了缩,说话的时候,声音都是抖的。
李时意见了心里不是滋味,从床上拿来一床被子,披到他身上,“饿吗?”
沈淮襄一动不动,由她将自己裹成一个粽子,一双眼睛直愣愣地看着她,“很饿。”
看样子是赶了一天的路,怎么可能不饿呢。
“等着。”
李时意说着,把篮子提了过来,架上铁架,“只有这些,你将就着吧。”梅姑送来的饭菜早就凉透了,没法吃了。
沈淮襄看着火上的东西,满眼的惊奇,“我觉得这些很好。”这里也很好!
不好也只有这些了,都这个点了。
把东西烤上后,李时意又去倒了杯热水来,递给他,“只有这个了,先暖暖身吧。”
“好。”沈淮襄应着,一只手拢住被子,从中伸出另一只手来,接住水杯,一饮而尽。
随着一杯热水下肚,他只觉得一股寒气从体内散了出来,浑身瞬间舒畅了许多。
这里简直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了!
路上的所有苦头,都值了。
“来,擦擦手。”
就在他美滋滋地乱想时,李时意递来一张冒着热气的帕子。
可是……他现在没法自己擦手啊……
李时意也发现了。
真是没办法。
她蹲下来,拿走他手里的杯子,又握住他的手背,将热乎乎的帕子覆上,两只手握着捂了一会儿,才一寸一寸地细细擦拭。
沈淮襄看痴了,一动不动,只有一颗心疯狂地跳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