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穿越万人嫌后宰相大人爆红了 > 第43章 第 43 章

第43章 第 4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楼一树听到这也觉得有趣,问道:“那你要做什么?”

“做纨绔!”吕佑安大喊,很是自豪,“我就要做纨绔!”

“做纨绔我就让一树去收你!”吕婉安用枪屁股拍了下吕佑安的屁股。

——

“就这样,直到我们都弱冠,烟雨的武功已经能独当一面,而我,唉。也在这时,边关格局不稳,我姐得回去,并且要带我上战场,烟雨此时也被迫进朝堂当宰相。”

“可烟雨的志向从来都是守卫边关,我自然是想留在京城,我们当时就商量了一件特别馊的主意。”想到这段史事,饰演吕佑安的演员不自觉的扬起了嘴角。

楼一树则是脸皮发着红,羞的。

夜柒演多了电视剧,猜到了后面的剧情:“不会是身份互换吧。”

“是的,哈哈。”吕佑安大声笑了起来,笑声震得天花板颤颤,“不过烟雨还没出京城呢,就被我姐发现了,然后我姐又打了我一顿。”

乔雩溪听这段故事,总感觉逻辑有问题,他问道:“烟雨弱冠就当宰相了?”

当时他们都才弱冠吧,更别说楼烟雨一进宫就当宰相,宰相可是相当于现代的最高行政长官了,说难听点,十八岁就是一小孩,小孩掌握国家大事,这对吗?

吕佑安也明白众人的困惑,他解释道:“对,你们知道烟雨的父亲吧。”

“楼谨?”

“嗯。楼谨在京城满负盛名,之前上面那位龙椅坐的不稳,就先重用楼谨帮他稳固,可皇位一稳住,楼谨就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很现实,每个皇帝都不希望自己的位置受威胁。

吕佑安补充道:“楼谨也是发现了这一点,就直接让自己的儿子顶替他的位置,好保全家老小的性命。只是楼烟雨虽然在学堂成绩好,武学天赋高,但其实一点政治基因都没有遗传他爹的。”

“都说什么,老谋深算八面玲珑的老狐狸竟然生了个,什么来着?”

陆永宁在旁边憋着笑,偷偷觑楼一树那红透的耳尖,说道:“琉璃心。”

“欸!对对对。”吕佑安甩着手指头,“谁都没想到心思深沉的楼相竟生了个面子里子都纯净的。有一次还闹了个大的……”

——

这是楼一树干宰相的第三年,这个活他越干越憋屈,主要是他爹还带走了他娘,说是没有完整领略江南好风光,就留他一个人在京城。

他把心中的悲愤化作了一笔笔的文字,写在明儿上早朝要用的奏折上。

扣扣扣——

嬷嬷敲了几下门,走上前来,手里抓着一个碗和一封信。

会给楼一树写信的也就两人,一是远在边关的吕佑安,另一个就是在江南逍遥的父亲母亲。但吕佑安前两天已经回京复命了,所以只会是爹娘给自己写的信。

“先把药喝了。”

嬷嬷手快,眼见楼一树要来拿信,赶紧就将手收了回来。

“噢~”楼一树乖乖地捏着鼻子把药喝了。

这其实也不算是药,就是简单的补品,里面放了些柴胡、当归、白芍、白术……之类,用来缓解情绪的补品罢了。

喝完药,楼一树一看信封,看到大大的“楼谨”二字,瞬间就失了一半的兴致。

只是没想到,这信件打开后更是给了他一个暴击。

什么妹妹?什么一花?他妹妹怎么能叫楼一花!!!

楼一树崩溃了,自己叫楼一树就算了,好歹还算个人名,可自己的妹妹怎么能叫楼一花呢?这名字多难听啊,出去多没面子。

一刻也等不得,楼一树立马回了千字长篇强烈反抗!

可这一封信却始终没有任何回信,甚至往后楼一树都始终没再收到自己父亲的信。

到了第二天上早朝的日子,楼一树的奏折终于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龙椅上,九五之尊身着金黄色的龙袍,面带威严,拿着楼一树的奏折,幽幽地说道:“楼卿,倒是我看低你了,你这《逆世袭论》写得不错啊,只是不知众爱卿怎么看?”

此话一出,震惊朝堂所有人。

先别说将世袭制废了会动多少人的蛋糕,就拿燕朝来说,实行世袭制已经百年有余,废了大概也会使社稷不稳。

果然,底下窃窃私语的声音越来越多,没过多久就有个老臣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事需从长计议。”

一瞬间,越来越多的臣子站了出来,一致说:“臣附议。”

唯独吕佑安。

“吕小将军,你怎么看?”皇帝也有听说吕佑安跟楼一树关系甚好,这一问也是试探试探,毕竟吕家有兵权,要是楼一树以后成长起来了,对他的威胁可不小。

吕佑安已经汗流浃背了,他现在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他清了清嗓子,偷偷觑了下楼一树的脸色。

好嘛,脸黑的像锅底。早知道楼一树今天要开团,他就请假不来上早朝了。

他小心翼翼的斟酌着话语,选了个折中的说法:“陛下,吕某乃一介武夫,哪里懂这些,不懂哈不懂。”

听见吕佑安这般敷衍的话,皇帝也没为难他,只是笑着问楼一树是怎么想的。

君心似海,虽然他语气是笑着的,但谁又知道皇帝究竟是怎么想的,底下的臣子冷汗都下来了。

楼一树往外走了一步,他的形体漂亮,就算穿着笨重的官服,那挺拔的姿态也如松木,他微低着头,阐述自己的观点:“臣以为,世袭制度使有才能的人无法晋升,不肖之人却能轻轻松松入朝为官,就算是纨绔,弱冠后也能拿到一官半职,可百姓中的能人却没有其他的出路,臣以为实在是不妥。”

坐在上位的皇帝点了点头:“那爱卿以为如何?”

“今之世,当以才德为先。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楼一树的顿首礼毕恭毕敬,可说出来的话却把所有臣子的魂都吓出来了,“臣以为,朝堂内重要职位都应该以才以德以天赋之能人取之。”

此话刚落,立马就有臣子出来反对:“陛下!臣以为,世袭之制,不可轻易废除。若废之,恐致国家动荡,纲纪不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臣觉世袭之制非仅利于官员,亦利于千万百姓,官员世守其职,精益求精,精研其事,故能长治久安。若频繁更替,新人乍到,不知其职,不知其事,岂能不乱?故世袭之制,实乃国家长治久安之本也。”

听到这,楼一树心里长久憋的郁闷终于爆了出来,他转过头看向那个反驳他的官员,他记得他的儿子强抢民女才被他揍过,楼一树气得甚至把官话给忘了。

“我在这里怎么有利于百姓了?我不像父亲!会治水会治国。我什么都带不给百姓,所以我站在这里到底利于谁了!”

楼一树其实心里也清楚,他在朝上的作用只是一个摆件,一个花瓶,无论怎么学他都学不会官员间那七拐八绕的社交,或许父亲也没想到,他信任的皇帝会伺机捅他一刀,以至于要让自己保护了十八年的儿子进到这个名利场,被永久地困于深宫之中。

硕大的墨玄殿陷入诡异的沉默中,皇帝看着龙椅下那个据理力争的小人儿,心想朝中大臣原来说的都是真的,那个老狐狸还真的生了个白兔子出来,甚至那个自称武夫的吕佑安,都比他心思深沉得多,皇帝顿觉有趣,让楼一树继续说。

楼一树见皇帝的语气平稳,心也渐渐大胆了起来,“今数人皆居非所宜之位,若人人皆择其所长而为之,于国亦大利也。”

他说了一段,见没人出来反驳他,嘴里的话也愈发逾矩,甚至说到了皇帝头上:“况,陛下或许亦不愿为帝也。”

“放肆!”

听到楼一树如此大逆不道,一名老臣立马站了出来,打断他说话,大声呵斥:“陛下岂汝所宜评说者乎?”

此话一出,全朝臣子都跪了下来,老臣的语气发着抖,替楼一树求情道:“陛下,竖子一时糊涂,有口无心,望恕罪。”

吕佑安也颤着身体说道:“陛下!陛下,楼相语多不经思虑,勿与之计较。”

后面接二连三的求情接踵而至。

皇帝看着如此壮观的场景,明白了一件事,原来这些求情的,都是曾经站队楼谨的啊。

哦,吕佑安不算,吕佑安是楼一树自己的。

——

“之后下了朝,众多大臣踏破楼府,好说好劝才把楼烟雨哄住了。”

这个故事说了差不多半个时辰,众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