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斯仁若彩虹 > 第66章 第六十六章

第66章 第六十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心里认真,却表现出一副开玩笑的样子来,虽说是调侃,却很不自然。

“国内又没认可。”葛淮衍嘟囔道,然后被李斯仁塞进嘴里去一瓣橘子。

“有点酸。”

“去国外呗,不是有很多国家是合法的吗?”

“放弃国籍不可能。”李斯仁发话道。

“嗯……那台湾,台湾是国内,不是有有个投资移民嘛,老妈有这个能力。”

“我们会等到合法的那一天的!你就瞎着急!”葛淮衍有些急了,言语间有一些抱怨。

老妈觉得有些委屈,心里犯嘀咕,还不是想让你们俩稳定一点,有点保障。

既然遭到嫌弃,她也不敢再多说一句。

叹口气,拿了个橘子起来,不过只在手里攥着,也并没有剥开。

虽然说嘴上扬着笑,但是也难掩失落。

李斯仁瞧得出老妈的心事,走过去老妈的旁边,将手搭在她的肩膀上安慰道,“我和葛淮衍,我们两个人会好好的。”

老妈听了,这边又勉强笑了笑。

顾虑仍然有,但是李斯仁有这个表示,好歹也能稍微地安心一些。

漫不经心剥开了橘子,将皮扔到垃圾桶里,又将那剥完的橘子递过去给李斯仁说道,“新的家庭组建起来呀,矛盾比谈恋爱的时候要多很多。天天在一起,你们两个就习惯啦,有句话说得好,叫习惯成自然。一旦自然起来,淮衍这臭小子之前稍有收敛的那些坏脾气,那些坏习惯,不经意地就流露出来了。你也别恼他!他的这些性子,之前都是我惯的,有什么委屈过来找妈,我给你收拾他!妈惯出来的毛病,妈得自己买单。”

“不会。”李斯仁笑笑,再安慰安慰老妈。

“以后你们两个要是有什么不愉快,可一定要互相理解。以后在家里不论谁受了委屈啊,我是说万一啊,万一你们两个吵架吵得不可开交,实在不想看对方的臭脸,在一个屋子里待不下去,要离开,必须到妈妈这里来!”

“妈也吃个橘子。有点儿酸,但是味道很正。”李斯仁坐到老妈的旁边去,小心地剥一个橘子,塞到老妈手里。

再看一眼那不知道安慰自己老妈一句的臭小子,给了他一个眼色,叫他赶紧安慰安慰老妈。

葛淮衍笑嘻嘻地从沙发上起来,再靠到老妈身上去,很是奉承地给老妈捶捶腿,竟是讨好的语气说道,“您都说我们两个是您的儿子啦,儿子怎么会离开自己的妈妈呢?放一百个心在自己的肚子里。”

“就你这臭小子会说,可不许欺负斯仁。”

“遵命!”

周六当天下午,两个人就开车回家了。

虽然说已经不下雨,但是天还是阴阴的,没有日光。

葛淮衍懒懒地缩在副驾驶上,目光清冷地望着车窗外发呆。

登三轮的、骑摩托的、走路的、蹲在街边打电话的,忙忙碌碌的城市,从来都没有停歇过。

逛街的三五青年,遛弯儿的大爷大妈,拉着手的情侣们各有各的生活,也各有各的安心和幸福。

“一纸婚书真的很重要吗?”葛淮衍忽然想起来今天早上老妈的那些担心,嘟囔出这么一句话来。

“重要。”李斯仁开着车,回复得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重要,我也觉得很重要。但是能怎么办,我们没有呀。”

李斯仁抬手放到葛淮衍的手上去,紧紧地攥住,再一句话也没说,平静地开着车往家的方向回。

全程两个人谁都没有再说话,倒不是伤心,只是觉得现在的这安静的气氛很是相宜。

他们两个都很清楚,没有那一张薄薄的婚书,他们只能比一般的家庭更加的努力。

磕磕绊绊,两个人在一起也有快两年的时间了。

在这人生数十年中,两年短得微不足道,短到他们仿佛都还没有认清彼此。

在这漫长的陪伴中,这两年已经够久了,久到他们都已经坚定彼此就是对方想要共度一生的人。

带着希望,走一天看一天,总会有美好的结局的。

心之所向,未来可期。

大概是因为心怀正能量吧,时光总不会辜负有心之人。

周一中午,李斯仁正在员工餐厅里吃午饭呢,一个中年男子坐到了李斯仁的身边。

那人将自己的酸奶递给李斯仁,然后念出了他的名字。

李斯仁认识他,是自己上周五述职的时候,第一个给自己提问的销售副总。

“张总。”李斯仁平静地回应到。

“有没有想过转到销售上来?”这张总说话倒是爽快,也不拐弯抹角,直奔主题。

“结果已经出来了。”

“我是说做市场,专门研发市场。”

“需要数据指导?”

“你很懂数据,也会很懂市场。”

“薪资待遇?发展前景?”李斯仁比这张总更直接。

不过张总并没有感到惊讶,反倒是微微一笑,“连升两个职级,薪资跟提,当然我说毕业之后。同时项目奖金,也很可观。前景嘛,我不是终点,但我是你的方向。”

两个职级,最少提3000块钱。对于应届生的话,这个加薪算是蛮高!

况且还有项目奖金,何乐而不为?

李斯仁想着,觉得尚可。

“你丝毫不避讳谈钱。”张总笑道。

“我就是来赚钱的。”

“很棒,继续加油。”

“谢谢张总的酸奶。”李斯仁再吃了两口,拿着张总给的酸奶起身离开,这便算是答应了下来。

当天下午李斯仁就提交了纸质申请,第二天手续就已经走完。

从一个仓库统计,正式做起了市场开发,李斯仁的职业生涯也从这一刻正式地开启。

张总自己选的人,也是把它当成了重点来培养的。

说实话,李斯仁确实是一个可造之才。

跟着张总拼了一年,这小子就破格转正了。

大四寒假刚结束,春节刚复工,李斯仁做得转正述职。

在没有毕业证加持的情况下,成了这家知名公司里的正式员工,也算是成了一种传说。

也是哟,世上从来不缺少传说。

塑造传说的,大概也有很多像李斯仁这样,从一个普通的一本学校毕业,从一个普通的人,甚至当初连述职都失败的普通人悄悄长成。

他很幸运,但也是实至名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