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阁的主阁楼建在山顶之上,同样是四角悬铃,风格与大殿有些相似。夜色之下,阁楼窗户之中还散发出柔和的金黄色光芒,像是在为暗夜中迷失方向的人点亮指引明灯,且永不会熄灭。这种感觉,真是很好。
林讷行很快找到一本符箓相关的玉简,于是在静修室里阅读起来。
等林讷行读完经卷,已是次日辰时。她有了些想法,但精力已经有所不济,于是还完玉简,就匆匆离开万法阁回去。
在她走出阁楼之时,还在院内碰到了一个剑修,似是以前见过的。
林讷行本没多想,却在出万法阁后发现有人跟在她后面。那人修为比她高,但并没有故意收敛气息,不然林讷行也不会察觉到。而且那人气息干净纯粹,不像是有害。
林讷行有些疑惑,但还是停下赶路,戒备起来往身后看去。
那人本还在观察,并没有急着拦住林讷行。但见林讷行停下,他也就一瞬上前来。
他将墨色长剑负于背后,拱手对着林讷行一礼,并说明来意:“这位师妹,不知你可见过一个石锅样的挂坠?应是茶杯大小,形圆,有盖,四足,双耳。一耳上穿了系带,并一根红色穗子,且肚身上雕刻有‘乾元锅’三个字。”
林讷行一听就知道,麻烦大了。
此人就是沈谦语。
他来万法阁倒不是为了借书看,而是来找人的。
事情还要从昨日说起。他昨日本在琼宝阁的西院买材料,忽然感觉到储物袋里有特殊的灵力波动。他拿出来一看,正是一年多以前吴一余交给他的那个寻物小盒子。
他本来早就不抱什么希望,此时盒子里的材料却有了灵力感应,这让他有些意外。他也并不急着就去找,因那灵力波动虽然微弱,但很稳定,想必身上带着挂坠的那个人就在附近。
等他买完材料后循着灵力感应的方向去找,果然就见两个符箓峰的弟子就在琼宝阁正院买储物袋。
其中一个穿着亲传弟子服的,应该是符箓峰的二弟子陆玉韬。他俩虽然并不认识,但陆玉韬此人的符箓很有特点,且法袍上的符文字绣也很特别,沈谦语认出他也不奇怪。
至于另一人……沈谦语在脑海里思索一阵,还真让他翻找出一个身影能对得上。那时吴一余和另一位弟子闯了点小祸,被灵植苑的长老派去执事堂找点任务做,非得拉着他一起去。
不料当时执事堂的孟长老回来了,单独派给了他一项任务。吴一余也就没了办法,只能自己去办。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吴一余在宗内呆惯了,一点也不想外出。
他们从执事堂出来时,碰上的不就是眼前这个符箓峰弟子吗?虽然比起她还是新弟子时的皮肤、气色好了很多,但人的气质与步态等表现,一旦形成,是很难发生变化的。
此人不仅容貌等未曾改换,束发也依然潦草,毫无装饰。不像文修,倒更像是武修。即便是在人群中,也能一眼就将她区分出来。
等二人买完东西,他正要去询问,就收到了吴一余的求助信息。
不过还是好友更重要,何况他已经找到了人,也不怕人失踪。他赶紧御剑飞去灵植苑救人。
等他赶到灵植苑,却发现吴一余和炼器峰的小师妹摆了一桌炒的煮的炖的,原来只是请他吃饭。
沈谦语:有时候也挺无奈的……可能是他动作太快了,应该多等一会儿的。
于是沈谦语说有事,向好友告辞。但吴一余哪能被他唬住,一看沈谦语还是一副气定神闲的神情,就知道没什么重要的事,于是拉着沈谦语吃完,又要了口味和效果的反馈,再给沈谦语打包了几盒菜带走,这才放他离开。
沈谦语御剑刚飞到符箓峰,却感觉到那股特殊的灵力波动变淡了。他循着变化的方向赶去,发现波动突然在万法阁附近消失了。沈谦语知道,这人定是进了万法阁。
本以为她很快就会出来,没想到一等就是一夜。沈谦语还把晨课都做完了,才等着人出来。
听到眼前这个剑修的话,林讷行瞬间明了了:原来此人就是乾元锅的主人。这人虽是询问,但必然笃定乾元锅就在她这里。
她摸了摸衣袖,乾元锅此时并不在她身上。对此,林讷行也不知道该如何狡辩……不是,该如何解释。她在心里叹了口气。
她不爱说谎,于是梳理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就把事情告诉了剑修:“说起来师兄可能不信,这乾元锅不是我自己捡的。那日,我只是在药华山上采水晶人参,在回程时却差点被它绊到。
“当时我赶着去吃饭,也没太在意。谁知,当晚它就出现在我房内书桌上。我本来欲去杂务苑发布一则启事,这乾元锅却跟有灵性似的,一眨眼就从我手里消失了。等我再回到居舍,它又早晚皆在那里。
“如若师兄不信,也可跟我到养心居去亲自看。”说完,林讷行又问:“还不知道师兄该如何称呼?”
就听那人和煦地道:“是我问的急,忘了自我介绍了。我是剑峰三弟子,沈谦语。”又问,“不知师妹如何称呼?”
林讷行拱手:“我叫林讷行。”
沈谦语还了一礼:“原来是林师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