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莉已经拿着卷尺在室内测量起来,不时在平板上记录数据。她突然招手叫以宁过去:"你看这个立柱位置,正好可以做中心休息区的支撑点。我建议把咖啡简餐区放在东南角,那里采光最好。"
她已经被以宁高薪聘请为公司的设计总监,以后乐园的规划设计这块由她统管。
三人站在空荡荡的毛坯房里,讨论声在未装修的空间里产生轻微的回音。以宁能感觉到,一个模糊的构想正在逐渐变得具体而真实。
接下来的两个月,以宁的生活完全被项目填满。每天早上七点到工地,晚上十点才离开,她的手机相册里全是各种施工照片,聊天记录充斥着与设计师、施工队的沟通。
"这个护栏高度不够,再加20公分。"以宁指着图纸对工头说,"安全标准必须高于行业规范。"
工头擦着汗解释:"周总,这样会增加成本,而且..."
"按我说的做。"以宁打断了工头未出口的话,"亲子场所的安全不容妥协。"
装修进行到第四周时,程莉的设计遇到了挑战。消防验收时发现,放射性布局导致部分疏散通道宽度不足。
"必须重新调整区域划分。"程莉咬着笔帽,眉头紧锁,"但这样会破坏视线通透性。"
三人连夜开会,最终决定牺牲部分商业面积,加宽疏散通道。这意味着开业时间要推迟两周,预算超支近50万。
"值得。"以宁在决策会议上说,"家长选择我们,首先看中的是安全。"
与此同时,以宁和林宇豪开始组建运营团队。两人面试了二十多位早教专业毕业生,最终选出八人作为首批看护员。
"我们的看护员不只是确保孩子安全,"以宁在培训时说,"还要能引导孩子社交,观察他们的兴趣点。你们每个人都要成为家长信赖的专业人士。"
开业前一周,以宁在朋友圈发布了试运营邀请。没想到这条消息被疯狂转发,预约人数在48小时内突破1000人。
"这远超我们承载能力。"程莉担忧地说,"到时候可能会有安全隐患。”
林宇豪看着预约数据,沉吟道:"我觉得这是好事,说明市场需求旺盛。我们可以分批次邀请,正好测试不同客流密度下的运营情况。"
试运营当天,果然出现问题了。上午十点,乐园门口已经排起长队。原计划邀请的50组家庭,实际到场近80组。
"储物柜不够用了!"
"洗手间排长队了!"
"有个孩子和家长走散了!"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以宁正在咖啡区调试设备,听到最后一句时,眉头紧皱。她连忙赶过去,就看到林宇豪和程莉也赶了过来,此时前台有一个约莫五岁的小男孩正在哭泣。
"怎么回事?"她蹲下身平视孩子。
前台接待紧张地解释:"这位小朋友说找不到妈妈了,但我们查了入场记录,他确实是由家长陪同进来的。"
以宁握住孩子的小手:"告诉阿姨,你叫什么名字?"
"贺...旻远。"孩子抽噎着说。
以宁表情镇定的对他说:"旻远真勇敢。阿姨带你去找妈妈,好不好?"
她牵起孩子的手,同时吩咐助理:"立刻广播寻人,调监控查母亲最后出现的位置,通知所有看护员留意寻找。"
五分钟后,在海洋球池区,他们找到了急得满头大汗的年轻母亲。原来这位妈妈去洗手间时,孩子自己跑出来找她,结果迷路了。
"非常抱歉,这是我们的责任。"以宁向家长深深鞠躬,"我们会立即采取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