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玛丽一直努力把能堵的漏洞都堵上,普莱斯家的开销已经降了不少,但是已经花出去的钱可变回不来。好在普莱斯太太因为看到了不用搬家的希望,给曼斯菲尔德庄园写信写得勤快极了,这是她这么多年第一次做一件事这么积极。即使托马斯爵士没法给心爱的威廉安排一个合适的前程,总能在别的地方帮帮忙吧:家里的孩子个个都有上进心,一心想着给家里省钱,可他们夫妻有什么能力呢,他们快要给不起孩子的学费了,更别提为孩子做点什么了。这封信起到了什么效果我们暂且不谈。
这天,又是一个礼拜六,威廉、约翰和理查德的学校下午放了半天假。既然不必上学,约翰和理查德便在家里大喊大叫,玩跑上跑下的游戏,他们的嗓门甚至吵到了在起居室里看报纸的普莱斯中尉,中尉不禁爆起了粗口:“你们这两个小兔崽子,别被我抓到!”
威廉此刻没和弟弟们在一起,他上了楼,敲了敲妹妹们房间的门:“玛丽,你在吗?有件事我想和你谈谈。”“在,亲爱的哥哥,你有什么要和我商量的?”玛丽正在整理房间,把威廉迎进来后,她做到自己房间的那张简陋的书桌旁边,抬头看向哥哥,只见威廉在屋里来回踱步,他两只手攥成拳头,似乎在犹豫怎么开口。
就在玛丽等了一段时间,准备再问一问有什么事的时候,威廉看了看玛丽书桌上被摆放得整整齐齐的课本——那是理查德已经用不上的一年级、二年级课本,越发觉得自己的决定没错,于是终于开口:“明年毕业,我就不再去上学了,到时候我会向妈妈提议,争取送你和苏珊去女子学校。”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可以称得上一句举世不移的真理。自得知家里财务状况不佳,威廉早已暗自下定决心,从水手做起,不再浪费家里的钱继续接受教育了。他相信只要自己敢闯敢拼,总有办法发财,在朴茨茅斯这个港口,他从小不只一次听到过这样的故事——某某先生去了一次东方,回来时发了大财,在家乡买下了房子和土地。对于这段时间家里的变化,威廉也不是毫无察觉,玛丽这样努力帮妈妈省钱,还能是为了什么呢?她从小与众不同,刚刚懂事就问普莱斯太太为什么威廉、约翰、理查德能去学校读书,她和范妮、苏珊却不能。虽然普莱斯先生对女儿提出这种“非分之想”大为不满,觉得普莱斯太太把玛丽惯得不知好歹,但是威廉却一直对此心存歉意,他的几个姐妹并非缺乏聪明才智,却没能有幸像邻居家的露西和简一样接受学校的教育。他和范妮私下也讨论过几次,论感情,当然是他和范妮感情最好,但是范妮已经九岁了,她不觉得自己有必要再去学校学习(普莱斯家送孩子去的学校接近于后世的初等教育,一般招收六岁到十一岁的孩子)。
“哦,亲爱的哥哥,谢谢你的好意。我想你意识到了我最近一直在帮妈妈节省开支。说实话,以家里目前的状况,即使省下你那份,我还不知道明年约翰和理查德的学费该从哪里出呢,更别提我和苏珊了。或许就像妈妈说的,真希望有一天我们的阔亲戚能够帮帮忙。”
玛丽当然希望去学校上学,即便此时对女性的教育十分浅薄,有机会接受教育总比没机会强。但是一家之主普莱斯先生对此不赞成,家里又尚且入不敷出,再这样下去说不定不得不搬到更差的街区去,到时候成长环境只会更差。既要又要的结果只会是一无所有,至少现在普莱斯一家还能维持住体面,马克斯韦尔将军太太虽然有时候像逗弄一个小宠物一样对待她,但也让她见了不少世面,何必过分苛求呢!
就在兄妹二人的这段对话过了一段时间,即将临近圣诞节的时候,托马斯爵士的信寄来了,信里给了普莱斯家一个惊喜:托马斯爵士承诺今后普莱斯家男孩子的教育费用都由他出了,这次还随信寄来了今年的三十英镑。威廉开心极了,普莱斯太太喜不自胜,就连普莱斯中尉这次都对连襟的大方赞不绝口,他们家未来可是有好几个男孩要上学,这笔费用托马斯爵士要给上好多年呢,这下子下一代全不用他和普莱斯太太操心了,男孩们只要读书识字将来总有出路。
玛丽在心里默默算了算:最近三个月来家里的开支已经减少了十来镑,加上这次姨父托马斯爵士寄来的三十镑,今年的缺口估计只有几镑了。可惜是姨父只愿意赞助男孩子的学费,普莱斯中尉又是个大男子主义浓厚的父亲,她和苏珊的学费还是得靠自己。
果不其然,在威廉天真地以为几个兄弟不需要花家里的钱,可以把三个妹妹都送到女子学校去时,被普莱斯太太直接拒绝了:“我的宝贝,你真是太好啦!你为妹妹们考虑得可真多呀!可是普莱斯先生不会同意的,你看托马斯爵士也没有提到家里的女孩。女孩子,最重要的还是找一个好丈夫,玛丽这么漂亮,不去学校也能把其他姑娘比下去,至于范妮和苏珊,她们也都是好孩子,你就别为这发愁了。多么好的一位兄长呀,真可惜托马斯爵士没法给你安排一个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