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佟佳贵妃要长寿(清穿) > 第35章 太子弟弟真可怜

第35章 太子弟弟真可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伊尔哈刚夹起一片涮好的羊肉,还未来得及放入昭宁碗中,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太监尖细的通报声:"皇上驾到——"

太子不在,康熙自己在乾清宫觉得有点孤单,想着永和宫表妹这里热热闹闹的,更衬得他像孤家寡人了。尤其今日还是初一,去别的宫里也不大合适,干脆起身来了永和宫,跟孩子们一起用午膳。

暖锅的热气氤氲中,伊尔哈连忙放下筷子,带着一屋子孩子起身接驾。孩子们手忙脚乱地整理衣冠,五公主的小围嘴都来不及解,就这么歪歪扭扭地跟着行礼。

康熙大步走进来,目光扫过满桌的火锅食材和一屋子红扑扑的小脸,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都起来吧。"他伸手扶起伊尔哈,顺势在她耳边低语了一句,"朕在乾清宫批折子,听着这边热闹得很..."

伊尔哈会意,立即吩咐琉璃添置碗筷。康熙自然而然地在上首落座,看着眼前热气腾腾的火锅,忽然想起幼时在慈宁宫,太皇太后也是这样带着他们兄弟姐妹围炉用膳。

"皇阿玛尝尝这个!"胤礽机灵地给康熙夹了片羊肉,"是姑爸爸特意让人切的,可薄了!"

康熙笑着接过,发现孩子们虽然拘谨了些,但眼中的欢喜藏都藏不住。昭宁甚至大着胆子把蘸料碟往他面前推了推:"汗阿玛,这个不辣,您试试?"

暖锅的热气模糊了视线,康熙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忽然觉得乾清宫的冷清恍如隔世。他接过伊尔哈递来的酒杯,听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吉祥话,连素来安静的端静都壮着胆子敬了杯甜酒。

"都动筷子吧。"康熙一声令下,殿内顿时又热闹起来。

……

午膳过后,暖锅的余温还在殿内氤氲。康熙坐在窗边的太师椅上,看着孩子们渐渐卸下拘谨,围在他身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胤礽第一个凑上前,挺着小胸脯汇报《论语》的进度;昭宁迫不及待地展示新学的刺绣;胤祉和胤禛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骑射课上的趣事。最让人意外的是小胤祺,这孩子被乳母抱到康熙跟前时,竟用蒙语结结巴巴地说起了新年吉祥话。

"阿布...额吉...赛音..."小家伙掰着肉乎乎的手指,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康熙难得地没有催促,反而俯下身耐心听着,时不时用蒙语回上几句。伊尔哈站在一旁,看见皇上眼中闪过的柔和——那分明是想起自己幼时在慈宁宫学说话的回忆。

轮到五公主时,小丫头害羞地躲在伊尔哈身后,只探出半个脑袋。康熙也不恼,变戏法似的从袖中掏出个精致的布老虎:"来,告诉汗阿玛,最近在读什么书?"

布老虎的诱惑终于战胜了胆怯,五公主细声细气地背起了《三字经》。康熙听完,竟亲自把她抱到膝上,指着布老虎的眼睛教她认"日月"二字。这场景看得伊尔哈都有些恍惚——平日在乾清宫威严的帝王,此刻竟像个寻常人家的慈父。

待最后一个孩子说完,时间已经不早了。

康熙准备带着太子回到乾清宫继续批折子,这样的一对一教导的特殊待遇,让伊尔哈忍不住看了胤褆一眼,担心他会难过。

结果她在胤褆的眼中看到了……同情?

伊尔哈眨眨眼,以为自己看错了。

康熙牵着太子的小手离开永和宫后,胤褆非但没有半点难过,反而皱着小脸,一脸忿忿不平的模样。

"佟娘娘!"胤褆一个箭步窜到伊尔哈跟前,拽着她的袖子就抱怨起来,"您说汗阿玛是不是太过分了!太子弟弟才多大啊,就要被拎去批折子!"他气鼓鼓地比划着,"那么厚的折子堆,我看着都眼晕!"

伊尔哈愣了一下,随即忍俊不禁。她原以为胤褆会嫉妒太子独得圣宠,没想到这孩子竟是心疼弟弟。昭宁也凑过来帮腔:"就是就是!上次太子哥哥回来,手指头都磨出茧子了!"

"还非得背那么多书..."胤褆掰着手指数落,"《论语》《孟子》《资治通鉴》...我听着都头疼!"他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佟娘娘,要不咱们想个法子,把太子弟弟偷出来玩会儿?"

伊尔哈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揉了揉胤褆的脑袋:"你呀..."

……

日头渐渐西沉,永和宫檐角的琉璃瓦映出橘红色的余晖。伊尔哈看着满屋子玩闹后东倒西歪的孩子们,轻轻拍了拍手:"好了,时候不早了,都该回去了。"

昭宁正和五公主头碰头地翻花绳,闻言立刻撅起小嘴:"皇额娘,再玩一会儿嘛..."

"你额娘怕是早就备好了新衣裳等你呢。"伊尔哈笑着替她理了理散乱的鬓发,又转头对胤祉和胤禛道,"荣妃娘娘昨儿还跟我说,给你们缝了新春的荷包。"

提到生母,几个孩子这才依依不舍地起身。伊尔哈挨个给他们系好斗篷,又往每人手里塞了个暖手炉。她望着廊下等候多时的各宫嬷嬷们,心想这些做娘亲的,此刻定是望眼欲穿地盼着孩子回去。

"胤褆呢?"伊尔哈突然发现少了个人。

琉璃抿嘴一笑:"大阿哥早跑啦,说是要给惠妃娘娘看太子赏的墨宝。"

正说着,殿外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原来是端静公主的生母派了人来接,小丫头正欢天喜地地展示着永和宫给的新年荷包。伊尔哈站在廊下,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被接走,最后只剩下五公主还拽着她的衣角。伊尔哈蹲下身,轻轻擦去小姑娘脸上的点心渣:"嬷嬷送你回去找郭贵人好不好?你额娘一定煮好了杏仁茶等你呢。"

五公主这才松开手,一步三回头地跟着嬷嬷走了。

……

春日的暖阳融化了紫禁城最后一丝寒意,永和宫的庭院里,几株早桃已经绽出了粉嫩的花苞。伊尔哈站在多宝阁前,仔细挑选着要给塔娜格格的赏赐。

"把那对鎏金嵌宝石的马鞍也添上。"她指着库房清单对琉璃吩咐道,"再取两匹妆花缎,要杏红和柳绿的那两款。"

琉璃一边记录一边抿嘴笑:"娘娘这是要把库房搬空啊?"

"你懂什么。"伊尔哈轻轻敲了下她的额头,"这可是咱们佟家娶媳妇。"她展开一卷礼单,朱笔在末尾又添了几样——南海珍珠头面一套、和田玉如意一对,连去年江南进贡的缂丝屏风都列了进去。

三日后,佟府的聘礼队伍浩浩荡荡穿过京城。打头的是伊尔哈特意赏下的十六抬嫁妆,红绸包裹的箱笼上皆贴着皇贵妃宫里的签封。街边百姓踮脚张望,只见那队伍里光锦缎就有二十匹,更别提那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金银器皿。

"听说是皇贵妃娘娘的亲弟弟娶亲?"

"可不是!娶的还是蒙古格格呢!"

佟国维看着礼单上熟悉的字迹,捋须笑道:"娘娘这是把半个永和宫都搬来了。"他转头对隆科多道,"你姐姐如此看重,你日后若敢欺负媳妇,怕是要被娘娘打断腿。"

隆科多红着脸挠头,目光却忍不住往别院方向飘。

大婚当日,天刚蒙蒙亮,胤褆和太子就在乾清宫门口探头探脑。两个小家伙穿着崭新的吉服,腰间挂满了荷包玉佩,活像两个缩小版的王孙公子。

"皇阿玛——"胤礽扒着门框,声音拖得老长,"再不出发就要错过吉时啦!"

康熙被吵得没法,终于放下朱笔:"急什么,朕当年大婚时..."话没说完就被胤褆打断:"汗阿玛!隆科多舅舅说了,新娘子会骑蒙古马来,去晚了就看不到啦!"

纯禧在一旁捂嘴偷笑,她今日特意穿了身石榴红的骑装,发间只簪了支金步摇——这是宣妃千叮咛万嘱咐的,说要她好好记下婚礼细节,回来讲给永和宫的弟妹们听。

康熙被三个孩子闹得头疼,终于摆摆手:"去吧去吧,多带些侍卫。"话音未落,胤褆已经拉着太子窜出去老远,纯禧匆匆行了个礼也追了上去,发间的步摇在晨光中划出一道金线。

佟府门前早已张灯结彩。胤褆仗着个子小,硬是挤到了最前排。当塔娜格格骑着枣红马出现在街角时,他激动地拽着太子的袖子:"快看!新娘子腰上别着银刀呢!"

太子踮着脚,眼睛瞪得溜圆:"舅舅笑得像个傻子..."话没说完就被纯禧捂住了嘴。小姑娘一本正经地教训弟弟:"宣娘娘说了,新娘子最害羞,不能乱说话。"

婚礼的喧闹声中,没人注意到三个小贵人偷偷溜进了新房。胤褆把早就准备好的金锁片塞到喜枕下——这是惠妃教他的"压床"习俗;太子则认真地在合卺酒壶边放了枚如意结;纯禧最细心,把带来的红枣花生摆成了心形。

回宫的马车上,三个孩子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胤褆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新娘子的骑术;太子学隆科多喝交杯酒时同手同脚的滑稽样;纯禧则把蒙古婚礼的细节记得清清楚楚,准备回去说给宣妃听。

"明年咱们再去!"胤褆突然宣布,"等舅舅生了小娃娃,咱们去抓周!"

车帘外,春日的柳絮纷纷扬扬,仿佛也在为这场喜事起舞。而此刻的佟府新房内,塔娜正对着枕下的金锁和如意结发愣,得知是太子爷、大阿哥和纯禧公主送过来的,她连忙叫人准备好礼物,明日进宫谢恩时好送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