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刺头许回,她穿着一身粗布的衣裙,灰蓝色的,上面没有花纹也没有刺绣,是百姓的衣服无疑了。
许回虽然仍作女子打扮,可她的头上却不是繁复的发髻和贵重的首饰。她模仿成年男子的装束,将头发归拢扎起来,只用一根粗糙的乌木簪固定。
那寒酸的,说是地上捡的树枝,也有人信啊。
唉,早听说许路明两袖清风,却不知道他对待自己唯一的骨肉,也这么抠门。荆钗布裙就出门了,也不觉得丢人,好歹是御史大夫的千金呀!
柳大人心里已经萌生了退意,但面上仍然八风不动,照例问话。
许回只是咬死了律法没有规定女子不可科考。
柳大人听着许回将律法背得头头是道,额头一跳。他并不愿意听着许回在这里滋哇乱叫,他忙着呢!没时间在这里过家家。
他更不愿意得罪许路明。他也不干净啊,怎么经得起许路明的探查呢?
再说了,就是放她进去考试,她又能考中吗?
天方夜谭!
这考场里聚集了多少天才?他们全都是少年成名,一落地就会念诗的文曲星。一个黄毛丫头,就是给他们伺候笔墨,也是不够格的!
想来许路明也是耐不住女儿的痴缠,让她亲自下场试一试,也好死心,省得整日瞎想。
柳大人将念头在心里过了一遍,便点头放许回进去了。
侍卫们可喜有人担责,也照做了。
就这么着,许回顺利地进了考场。
一个月后,是发榜日。
许回的名字赫然在上,并且名列第一。
这个消息像一个火星子,将整个汴京都点燃了。
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议论。
朝堂上,更是打出了狗脑子。
……
诸位大臣们都将利害关系说分明了,官家心里点点头。这台阶也有了,那就这么办吧!可不是他不爱惜人才,是臣工们拼命反对呀!
就在这时,许路明出列了。
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等着许路明出招。
哼,他许路明有什么可怕的!他还能把他们全参了不成?嘿嘿,他们人多,许路明告不过来。
谁料到许路明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他并没有就同僚们阻止他女儿当官一事进行打击报复。
相反,他将矛头直指从头到尾没有发表过意见的齐王。他参齐王残害百姓,为建造行宫大兴土木、强征民宅,致使周遭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整个朝堂都沉默了,不知道许路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都什么时候了?火都烧着眉毛了!女人都要来跟男人抢饭吃了,你还在关心齐王那点子无关紧要的事儿!
齐王更是有一万句脏话要说。
自己本来是要搞事的,碍着许回之事,都打算委曲求全了。
许路明倒好,惹到他头上了。
齐王越想越气。他的未婚妻,城阳侯周家的三娘子,前几天嫁人了!
他爹跟城阳侯早年间有了默契,口头定下了婚约,他和周三娘子眼瞅着就是一对儿了。
谁知道,年前周家突然翻脸了,连年礼都不送了。自己府上送过去的年礼也被退了回来。
过年规矩大,事情多,他不能第一时间去周家问情况。
等到各处的宴席结束了,衙门也正常运转了,齐王才有工夫亲自去周家走一趟。
这一去才发现,未婚妻已经定亲了。还是一个穷书生!
城阳侯嘴里说着不敢攀附皇子,实际上还不是瞧不起他。这也太不给面子了!
这些人狗眼看人低,碍着太子和晋王的权势,不敢和他走得太近。
可他万万没想到,城阳侯可是他爹亲自给他挑的岳家,竟然也害怕太子和晋王,离他而去了。
他不死心,一直想要挽回。定亲了又怎么样?结婚了还能和离呢!
然而,城阳侯坚持不松口,后来甚至闭门不见了。
齐王又去找他爹,结果他爹充好人,让他放手。
有没有搞错啊?
媳妇是你亲口定下的,现在人跑了,你也不管管?
齐王给那个书生搜罗了许多黑材料,预备从政治上击垮敌人。可对方太弱了,毕竟一个穷书生也很难和什么大案子联系在一起,别人也不信啊。
这黑材料费了很大的工夫才弄好的。谁知他爹全部扣下了。
他爹甚至私下找他说,他和城阳侯是好哥们,既然对方不愿意做儿女亲家就算了,反正只是口头婚约,又没有正式定下来。还说,男人要胸怀宽广,皇子还怕娶不到媳妇吗?改天,他老人家再给他指一个好的。
可他哪里听得进去?
他这边还在想办法下黑手,这头就传来了城阳侯府嫁女的消息。他真是气炸了,连城阳侯府一齐恨上了。
城阳侯冒着违抗皇命的风险,宁愿把女儿嫁给一个穷书生,也不愿意嫁给他——当朝齐王,官家的四儿子。
这也太丢人了,传出去他还怎么混啊!
他吩咐幕僚收集了许多城阳侯府的犯罪证据,这个比较好找,家大业大的,难免四处漏风。他甚至买通了两个御史,让他们出面揭发,免得他爹找他的麻烦。
正在摩拳擦掌之际,谁知道竟发生了女人中举的怪事?
眼见所有人的目光都在许回应不应该当官上,齐王也老实了。他心知这不是一个好时机,便让手下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