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这个人其实在某些地方也要强,比如我以前能够学好的一些功课,我就一定要是第一,不是第一我就不舒服,当时我以为我真的喜欢那门课,自从上了大学之后,我没有一天听课,我那时候才知道,啊,原来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我只是喜欢那种感觉罢了,我很享受那种被人注视的感觉。”
B:“为什么这么说,可能只是大学松懈了吧。”
A:“可是这么十多门课,我所有课几乎都没有听,只有一门大学语文是从头听到尾的,哪怕手上有手机我都没有玩过,那时候我才清楚,尽管我语文不算特别好,至少比那门课要差点儿,但是我对语文的心是真的。”
B:“你对语文课是真心喜欢的,但是却也比不上那门课的成绩。”
A:“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说起来也没有什么错误,我对闽南语确实有兴趣,学起来也快了很多,比其他的什么外语啊方言啊学起来都要快,但是我现在也就是只听得懂厦门,漳平和台湾地区的闽南语罢了,听得懂但是不太会说,能够唱几首歌,音是标准的,但是压根没有天天学,这个够有兴趣了,学起来也比其他的快,但是我仍旧没有坚持下去,糊弄一下我家长至少是可以做到的。”
A:“比起学会一首闽南语的歌,更让我快乐的应该是学会一首日语歌,毕竟我对日语没啥兴趣我还能够学会,唱出来的时候感觉就很爽。”
B:“你更享受的是这种被人注视的感受,能够让你坚持下去的不是前方微弱的光芒,而是身后的万丈深渊。”
A:“就我个人来说,是这样的。我还说我对画画感兴趣呢,结果一天坚持不下去,反而是唱歌,我以前还因为被人说过唱歌不怎么样而不敢开口,现在反而是天天学唱闽南语的歌,一方面也是大家听不懂闽南语。”
B:“嘴贱的人到处都有。”
A:“是啊,嘴贱的人到处都有,但是我们无法避免碰到这一类人,只能够祈祷自己不会被这一类人给影响到。”
B:“对,我们无法改变别人说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A:“要说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其实也不尽然,比如我不喜欢数学,我学了十多年数学,补了很多年数学,数学不还是照样考零鸭蛋吗?我英语听了十多年,不照样什么也听不懂吗?反而是考试根本就不考的闽南语,我学的比谁都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或许也是说得通的。”
B:“那兴趣到底是不是最好的老师呢?”
A:“此一时彼一时,就像是被人认为是至圣先师的孔子,他的儒家经典,不也是被后面篡改一通么?古人认为儒家经典是经典,近代也有说要打倒孔家庙,救出孔夫子的,汉代的时候需要加强中央集权,自然需要更加适应时代的学说,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适应了时代,后面这些思想又不适应于时代。”
B:“这与我们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又有什么关系呢?”
A:“哦,我是说,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的,兴趣大多数时候是最好的老师,但是这不代表任何时候这句话都是适用的,真理是真理,但是真理绝非是绝对的真理。”
B:“那么,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这句话,就又是一个悖论了。”
A:“这就不是我该关心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