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红楼]受气包靠打卡躺赢 > 第9章 林家

第9章 林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看王熙凤说的这么简单,宋鹤晴心里咯噔一下,这说明王熙凤肯定是知道这些的,她不是不知道放贷是官府不许的,她知道,她只是不在意。

王子腾高官厚禄,她从小在王家长大,视律法于无物,她那句“就算是告咱们家造反也不怕!”是发自内心的,她本来就觉得这不是大事。

而如今她又特地挑典当说事,还让宋鹤晴想起来一件事,和王家联姻的薛家,主要的生意有三个,典当行、零售业、殡葬业,所以其实薛家的典当行,背后也有人?是王家?

宋鹤晴暂且不提这个,反而在想,王熙凤对于放贷这件事好像很了解,她为什么这么了解,她现在才刚刚接受贾家管家的事儿不久,怎么能知道这些?

除非,她身边就有,她亲眼见过,所以熟悉。

于是宋鹤晴对着好奇的对着王熙凤问:“凤姐姐知道这些?”

王熙凤自然知道,她就说嘛,果然是个孩子,就算是明白些,还是不懂这个京城究竟是什么样的。

她笑着说:“典当是什么行业,做的就是大户人家的生意,背后自然都是有人的,没人的生意,在京城是活不长久的,不过一句‘民不举官不究’罢了。

再说这放贷一事,若是不说放贷,只说是典当呢?朝廷管钱债取利,可不管典当的事儿,签个‘典田契约’,只收保管费呢?钱铺里都有,典当行自然也有,这不就不算放贷了?

还有明契、暗契之类的我就不提了,就单从条例上来说,我若是九出十三归,你又如何呢?”

宋鹤晴心里算了算,这九出十三归指的是,借钱的人名义上借十两,但放贷的人巧立名目,收手续费之类的,实际上只给九两银子,到期之后,借钱的人却要还十三两,名义上是守法了,只有三分利,可实际上算下来,月利远远超过三分利,是妥妥的高利贷。

见宋鹤晴不说话,王熙凤自觉得自己说的对,又道:

“再说这个一本一利,就更简单了,超过本钱之前,重新定契约不就行了?收回来再借,又不是多难的事情,就算是这些人家苦,最后实在是还不上,告上官府,不过就是减些钱,让他们慢慢还就是了。

妹妹还是小,瞧见书上说的就觉得都是对的,实际上,不过是放贷而已,哪有人因此真出事儿呢?”

听着王熙凤的长篇大论,宋鹤晴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贾府会家业凋零、金银散尽、家破人亡,最后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因为他们不在乎,他们只需要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享受富贵和权力,觉得什么事儿都是小事儿,祖宗的余荫能庇佑他们一辈子。

薛蟠打死人,没事儿,认识审案子的人,没多久就解决了,更何况只是放贷呢?她又没想着逼死人,最多就是收不上来钱而已。

但王熙凤不知道,有些事儿,不上称没有四两重,上称一千斤打不住,此刻皇上看你还算顺眼,这就不是大事儿,要是皇上看你越来越不顺眼了呢?

“凤姐姐说这许多,我怎么觉得,这事儿还是不可行呢?”宋鹤晴道。

“怎么说?”王熙凤道。

“咱们如今在哪儿?不是金陵老家,咱们家在京城,这可不是什么小地方,姐姐难道认识京兆尹?这样要是出了事儿,姐姐能确保他能保下咱们?就算是他可以,为了这,又要花多大的人情,多少钱?

姐姐也说了,借利子钱的都是穷人家,这东西一年又能挣多少?咱们这样的人家,要是放利子钱,可是要杖八十,这打下去,命都没了,为了这点子钱,担着杀头的罪行,实在是不值当。

而且姐姐过两年再有了孩子,总要为了将来的子女考虑,父母若是重罪,子女不得科考婚配,岂不是更加不好?

咱家家大业大,如果碰上个真计较的,觊觎咱们家的银子,那可不就是简简单单的违禁取利了,那可是要追赃的,就看这本上写的例子,十几年前有户姓胡的人家,被追赃,家里的宅子、铺子、庄子、田地、银钱全部被充公,就剩下祖坟祭田了。”

王熙凤像是略有松动:“果真如妹妹所说,倒的确是不值当了。”

如今她才刚嫁进来,不缺钱花,虽然知道利子钱是个巧宗儿,心里有些念头,却也没真的做过,现在听宋鹤晴这么一说,感觉这里头的门道她还是没参透,这里头藏着坑,算下来弊大于利,确实是不划算。

王熙凤不愿和她多聊这个,道:“嗐,不说这些了,妹妹今儿不是过来喝茶的吗?”

“是来喝茶的,凤姐姐这里的茶好呢,比我房里的香。”王熙凤的茶都是自己的,宋鹤晴的却是贾府公中的,自然比不上。

王熙凤大方道:“那我给妹妹拿些?不过是茶叶而已,我瞧着妹妹似乎喜欢白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