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月被叶飞惊安排全程侍候承王。她便像个尽职的宦侍,低眉顺目地跟在李琮栖身后。
也不知三皇子识不识得白大人。不过也不要紧,她可以是任何名字,只要他们几人别当着承王的面与她相认,就万事大吉。
傍晚,李琮栖在月苑设宴,招待出使南国的各位使节,连云瑶也在宴客之列。除三皇子李晌外,官职较高的还有兵部侍郎刘安,大理寺少卿聂俞川和禁卫军副指挥使肖乾。
席间,承王作为东道主居于主位,拾月跪坐在他身畔,为其布菜。她目不斜视,也根本不敢乱看。
拾月与三皇子只见过一面,是在去岁云瑶生辰那日,她着女装,所以李晌认不出她来很正常。万幸的是,云瑶和温长纾也都当她是陌生人。
拾月希望维持住这种局面,承受不来任何的意外。
然而,意外还是不期而至了。
“都是自己人,大家自便,不必拘束。”
开席后,李琮栖目光扫过座下几人,语气亲和地说道。
“王爷客气,那微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率先开口的是兵部侍郎刘安,亦是在场客宾中,年纪最长的。前年承王出兵西境,两人打过交道。
李琮栖淡笑,继续道:“有两道菜,是我少时常吃的,你们也尝尝。”
“是蚬肉炒青蔬吗?”李晌问,“还有鹑鸟蛋炖鸡汤?”
“嗯。”李琮栖颔首。
李晌:“难怪父皇这几年经常吃这些,原来是王叔喜欢的。”
……
……
后面诸人的客套之言拾月全然没有听进去,她在品咂三皇子的话,觉得耐人寻味。
李晌说的不是王叔荐引的,而是王叔喜欢的。
承王喜欢,皇帝就喜欢。还是宣之于皇子之口。
拾月悄悄抬眸瞥向李琮栖,只见其侧脸,鼻梁高挺,眼睫浓黑,颊如刀削般精致,如此姿貌,又深得圣宠,当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她可万万不能开罪。
思及此,拾月开始为承王斟酒布菜。
他既说了自己喜欢那两道菜,她就多夹一些。
拾月殷勤地执箸为李琮栖夹菜,把蚬肉和青蔬轻轻放于他面前的玉碟中。
她没有布菜经验,但在林府的时候,见过殷妙为林翰夹菜,她是记得的,只要小心轻缓些,注意礼仪,就没甚么问题。
李琮栖垂眸看着碟中摆放齐整的菜肴,突然道:“长升殿的案子,是聂少卿破的?”
听到“长升殿”三个字,拾月心下陡然一惊,心跳蓦地快了起来,目光不自觉就跟着向下座看了去。
恰与坐于兵部侍郎刘安下首的那位面容冷峻不苟言笑的年轻男子有了短暂的眼神交汇。
那人便是大理寺少卿聂俞川。
就听他道:“禀王爷,是薛寺卿破的案。”
李琮栖唇角微不可察地勾了勾,而后偏头睨向身旁的拾月。问道:“凶手可抓到了?”
聂俞川直觉承王当是早已知悉其中原委,然在宴中亲自问了出来,他也不能不答。
于是根据卷宗所记,回道:“没有凶手。是他自己醉了酒,不慎跌入了炸酪子的油锅中。”
拾月硬着头皮回视李琮栖的打量。她原本还心存侥幸,觉得只是巧合。承王提及长升殿,是因为旁的事。
可眼下,李琮栖正盯着她瞧,眼神又意味不明的,那必然是与她有关的那件事了。
拾月脑子转得快,意识到此,紧忙垂下头,避开李琮栖的眼神,继续“认真地”为其布菜。
给他倒酒,盛他喜欢的鹑鸟蛋炖鸡汤。
李琮栖随之移目,转而看向她抓起汤匙的手儿。
秀指纤细,柔嫩匀称。指尖发白,骨节弯曲。
捏得可真紧啊~
“不喝汤。”李琮栖道,“要鹑鸟蛋。”
拾月只好依言把舀起来的一匙汤肉倒回盅内,拿起筷箸给他夹蛋。
可是鹑鸟蛋小而滑圆,而李琮栖所用筷箸又是玉制,两相接触,拾月根本夹不起来,何况她还心有杂念。夹了好几下,蛋圆甚至没有一次是完全脱离开汤水的。
拾月急得手都抖了,抬眸觑向李琮栖,见他也正盯着自己,顿时更慌了。手指愈发不听使唤,额上颊边也渐渐渗出了冷汗来。
李琮栖幽幽:“一颗鹑鸟蛋都夹不来,要你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