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更何况那些中等以下的人,逐渐失去教化,被世俗的风气所影响呢?孔子说“必须正名”,但在卫国时,他的主张并未被采纳。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沉沦不显,有的去了齐国、楚国,有的隐居于河海之间,这难道不令人痛心吗?
到了秦朝统一天下,吸收了六国的礼仪,选择了其中好的部分,虽然不完全符合圣人的制度,但其尊君抑臣、朝廷庄重的风气,依然沿袭了古代的传统。
到了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叔孙通对礼仪有所增减,但大体上还是沿袭了秦朝的旧制。从天子称号到各级官员的官名,很少有改变。
汉文帝即位后,有官员提议制定礼仪,但文帝喜好道家的学说,认为繁琐的礼仪和表面的装饰对治国无益,重要的是以身作则,因此废除了这些提议。
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精通世务和刑名之学,多次向景帝进谏说:“诸侯作为藩辅,臣子应遵循统一的制度,这是古今的惯例。如今大国专权,不听从中央的命令,恐怕不利于后世。”
景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但引发了六国的叛乱,晁错因此被诛杀以平息事态。此后,官员们只顾结交权贵、安享俸禄,没有人再敢议论礼仪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