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殷红生遍漫吾乡 > 第17章 明

第17章 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十七·明

天渗出薄而苍白的阴沉。

像在茶料里浸渍过的蛋黄,乌青底下包裹淡点着些金的细碎。这时候如此嵌在头顶上,带着古诡虔诚的朝拜。

雨细微,初初润湿了地面,深深的颜色。

当自半空而下打在硬邦邦的砖石之间,它可也觉得痛苦?

这是一本黑白相集,翻开的第一张是油黑的毛笔墨汁干透发硬的痕迹,上面苍朗的写着:枢中补正。

字的上面是一张黑白的花纹边合照。中间站着的白须背手,嘴边浅噙着些笑,不知人间云云状。左一个硬眉阔肩,穿着件霾蓝袍子,袍底直蔓延到脚面上,颜色肃整。右一个已经褪色了,大约看出个几分来,也知道是极年轻俊逸的。

就是这么一部影集,它埋了些灰,主动掉进时间的缺空,想要隐没转冷。不过今日又被人取出来认真端凝。大概是有些不满,竟先一步掉在地上。

饶明捡起来净了净面上的土尘,慢慢的翻看起来。

人的感情是极扭捏暧昧的。

尘捻飞扬,形影孤落。回想起来竟然栩栩如生。

如果我雪漫弓刀,于天欲穷,竭此所有,为你而忠,我会是什么下场?

饶明笑了笑,手指抽出照片摩挲了一阵,扯掉了右边的一角。照片已经像是白发者的夙愿,浅浅碰触,立即发出细微的破碎声音。

他对着镜子理了理身上的军装,走到桌前的椅子上慢慢坐下来。在几封薄薄的文件后,是一团干涸牢固的污迹。

污迹就是染上了,擦不掉了。

从烟匣子里摸出一根,依偎着悠悠跳动的火点着了。

苍白白的烟雾,缭绕,升腾。

七年了,光阴换世,土地上的人饥饿太久,还分得清善恶吗?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辞世。

1925年6月,饶明从黄埔军校毕业。

此时清王朝已经覆灭,企图复辟旧制的人于历史的过去深埋,1924年,三民主义被提出。拥有无尽广袤前景的中华大地原该片片生机盈盈,革命之人的理想与信仰势如破竹,风华毕现。

此时,只有二十三岁的饶明尚是饥饿太久,幻想太久,理想高于性命的年轻一类。

他如饥似渴的阅读着安德烈.纪德的《地粮》

“……流浪,流浪,年轻的读者,我知道你已经开始感到精神上的饥饿,精神上的焦渴,精神上的疲累,

你苦闷,你颓丧,你那一度狂热的心,由于不得慰藉,行将转作悲哀。

但你还在怀念,还在等待,你怀念千里外的家乡,怀念千里外的故亲戚友。

但你不曾设想到你所等待的正就是你眼前的一切。回头!这不再是时候。

时代需要你有一个更坚强的灵魂。

如果你的消化力还不太疲弱,拿走吧!这儿是粮食,地上的粮食!”

他发誓要为国尽衷,直到地狱大门敞开的最后一刻。

一个对于时局政治彷佛新生的人,他会知道哪一样是更有益的吗?

1927年4月12日,□□叛变革命,三民主义从此荡然无存。

1927年,民国十六年。

等到充满饥饿的胃部被粗糙的沙石塞满,白日下的起誓被偷梁换柱的时候,饶明被押持的梦想从一场军事舞会中惊醒了。

璀璨的灯火里淌着急急忽而徐徐忽而的一首首小调,男女依偎着,脚步却是你退我进。

百褶裙带,线条熨贴的花色旗袍,音乐里交握的黑白手套,暗沉灰色包裹下的喑哑西服。

嗔嗔笑之,雪茄升起了飘飘晶莹。

花韵歌平,天堂于此。

可是推开那厚重帷幕身后躲着的大门,却见一片浴火疼痛的地下之狱。

他意兴阑珊,孤独的立在伸出的长廊里。拐过几步,听见一个女人的声音。

发着抖,夹杂着愤怒,如坠冰窖。

“陈局长,请放开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