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怀疑李梅的隐瞒有内情?”
在回市局的路上,张潇一边开车,一边瞟了一眼副驾上的宋韵脩,宋韵脩却立刻反驳道:“没有,怎么会这么问?”
张潇哼哼地笑了起来:“我还不了解你?你不会是怀疑刘运家暴李梅,或是李梅和王国强暗度陈仓,于是李梅和王国强联手把刘运杀了吧。”
“为什么不可能?在没有揭露一切事实前,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凶手,我们不是应该开阔思路吗?”
“其实今天早上我也有这个怀疑,所以在你们走访的时候,按这个思路稍微调查了一下,我让小安调阅了李梅和刘玲玲的就医记录,发现除了感冒发烧等一些明显是由于疾病导致的就诊记录,她和女儿没有任何由于受伤造成的就诊记录,没有骨折、淤青等等情况。我也联系过刘玲玲的学校老师,小姑娘的成绩很好,平时也很活泼,身上也没有出现过疑似家暴的痕迹;至于第二种猜测就更不可能了,李梅和刘运共同经营一家公司,从早上一睁眼到晚上睡觉,几乎是无时无刻不在一起,就算刘运偶尔会到安乐小镇住几天,他们家里还有一个面临中考的孩子,李梅又是顾工作,又是顾家里,不可能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另外,李梅和刘运名下只有一辆被刘运开走的车,王国强名下没有任何车,根据消费记录,也没有查到付给运营车辆的消费记录,当然,除夕夜出车的出租车本来就少,我联系了市内几个出租车公司,他们也反馈当晚没有在蓝洋北里小区接客的情况,如果真是他们联手,那他们是如何从蓝洋北里小区追着刘运到了安乐小镇。”
宋韵脩心中虽然还有疑虑,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他的猜测没有什么事实依据支撑。
拘留所内,周大海在床上辗转反侧,旁边床铺的男人打呼的声音震天响,吵得他睡不着,而且他也不敢合眼。自从他进入拘留所来,很多“老住户”都对他有莫名的敌意,那种看垃圾的眼光,周大海不是没有见过,但至少没有在初次见面的人的眼中见过。
他突然听见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声音越靠越近,他假装闭上眼睛,没过多一会,声音停在了他的床前后就安静了下来。当他甚至以为这声音是自己的错觉时,他便微微睁开一只眼,却和一只瞪得硕大的眼睛对视了,那眼睛离他的眼睛只有几厘米的距离。他吓得还没来得及惨叫出声,就被一双从后面伸出的手死死地捂住了嘴。他被这双手和面前的人拉扯推搡着逼到了角落,接着就是一阵拳打脚踢。声音惊醒了一部分囚犯,但是这些人都只是默然地看着他们的方向,没多久,这群人就伴着噪音接着睡去了。而周大海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虽然没有作为主要的侦破方向,张潇还是同意宋韵脩从系统中调出了王国强的资料:
王国强,原名王铁柱,男,二十六岁,出生于白象市,父母于他3岁时因车祸去世,由于没有其他亲属,他被送进了白象孤儿院,后来在他十二岁时,孤儿院因大火关闭,王国强在大火中受到严重的烧伤,导致面部损毁。之后他作为高氏集团下设的心希基金会的第一批资助对象,顺利地读完了初高中,毕业后没有参加高考,而是自学了德语和西班牙语,目前在一个三流出版社做翻译工作。没有家人、恋人,甚至没有任何朋友,几乎没有任何社交圈子,名下没有电话,也没有固话。出版社和社区的紧急联络人填写的都是心希基金会对外的官方电话。
这个人竟然连银行卡都没有办理,连稿费都是请出版社的编辑定期把现金送到他家里,缴税缴费什么的,也都是到业务大厅办理的。现在整个社会都是以电子转账作为主流的交易方式,他的存在就是一个异类。
另外,根据当年学校的体检结果,王国强并不是生理上的哑巴,只是单纯拒绝说话,这也是为什么他虽然校内成绩不错,但是没有被任何大学录取的原因之一。学校的心理老师推测他是因为面部损毁导致的自卑心理,曾经建议他接受心理辅导,但是却被王国强拒绝了。
宋韵脩看着他的资料入了神,一直到张潇轻轻拍了拍他的桌子才反应过来。
“早上了,学校要开门了。走了老宋,跟我一起去刘玲玲的学校调查吧。”
刘玲玲就读的是省重点学校,即使是寒假,校园内的学习气氛依然非常浓厚。
宋韵脩到的时候,正好是补习班的课间,操场上零星几个男生在寒风中打着篮球,几个戴眼镜的学生抱着一摞作业本往教学楼里跑。张潇给门卫出示了证件后,没多久,就有一位有点秃顶的中年男性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
“哎呀警察同志您好,我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刘玲玲家的事情我们已经听说了,这个孩子家的事情实在是太可惜了。您来之前我看过这孩子的档案和成绩单了,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好孩子。这样吧,我带您去会议室坐会吧,我去把她的班主任许萍叫过来,许老师也是一位特别优秀的老师,她从初一就开始带刘玲玲的班,对她的事情会更了解一些。不过许老师现在正在上课,如果您这边不着急的话,我让她上完课就赶过来。您懂的,她毕竟是带毕业班的老师,平时教学任务繁重,得为所有的学生负责……”
张潇点了点头,打断了校长的絮叨,说道:“没关系,我可以在办公室里等一会,这期间能不能让我也看看刘玲玲的学校记录?”
刘玲玲的记录很平常,从初一入学以来,学习成绩基本处于上游,偶尔出现一些波动,她稍微有些偏科,理科和英语都很好,但文科上有些薄弱。这个成绩在全省里,已经算是很出色的了。至于各个学科老师对她的评价,也都是“学习认真”、“乐于助人”之类的好评。不过鉴于很多老师会对成绩好的学生更为偏爱,也很难判断这些评价里是否掺杂了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