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小夫郎真不是国运之子 > 第71章 071

第71章 07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周信差休息了一晚,第二日从县城赶回南水镇。刚进镇,他还以为自己来错了镇。

他在南水镇住了数载,哪怕放榜都没有这么热闹。

周信差摸不着头脑,想到能拿一两银钱,来不及回家看妻儿,径直去找陈牙子。

陈牙子见周信差风尘仆仆,估摸着刚回镇上,便说:“过几日陆公子会来镇上,应该会过来。”

周信差点了点头,看牙子要出去,顺嘴问了句,“这几日怎么这么多人?”

“我看似乎还有其他镇的。”

陈牙子笑道:“你一个月不在镇上想来是不知,咱们南水镇有福了,可以吃到菜了。”

“余小老板带着村里人发豆芽菜,这不还有几日就要运来镇上,这些人都是过来抢的。”

“你人在镇上,可要听些风声,别错过了那脆嫩的豆芽。”

周信差不知道什么豆芽,谢过陈牙子好意提醒,等他带着回信回到家中,依旧没发现隐藏在他家附近的几名黑衣人。

周信差的妻儿见他回来,很是高兴,妻子拿出好不容易抢到的黄豆芽,“正好你回来了,我做个黄豆芽炒肉,你估计还没有吃过黄豆芽。”

周信差咋一听见黄豆芽,又想到陈牙子说的话,“你也知道黄豆芽,镇上很多人买?”

“可不是嘛,你离开没几天,豆芽便传遍镇上,我也是听隔壁嫂子说提起,跟着她去抢过一次,后来还有绿豆芽,不过我去晚了没有买到。”

“上回那小老板还带来了番薯藤,你估计没听过,别说你,我之前都没听过,我好不容易买到了一把,不巧被我和兰儿吃了,只有过几日早些去了。”

妻子平时是个话不多的,没想到提起豆芽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到时候你和我一起,咱们早些去,不然又要教人抢去,我听说其他镇的来咱们镇了,以后传开了,估计连县城里的人都要跑来。”

周信差看着妻子手中的黄豆芽,并未当一回事,然而直到黄豆芽吃进嘴里,他才意识到妻子口中所言名副其实。

以前吃的味如爵蜡,如这般脆嫩多汁的菜,已有几年未尝过。

周信差不自觉加快进食速度。

妻子见了言笑晏晏。

南水村,余南叶每天都会去稻谷场给黄豆洒水,天气越发炎热,每日需浇水两次。

上午一次,傍晚一次。

担心太阳太大,黄豆迟迟发不了芽,余南叶跟村长提议在棚上罩一层黑布,张村长一口同意,很快召集参与的村民商讨。

大伙决定凑黑布,缝成适合大小,每家每户基本都有剩下的黑布,毕竟村里人的短打多数以黑色为主,耐脏。

此时正好用。

妇人们心灵手巧,当天夜里大伙儿点灯聚在一起缝制,此等盛况,余南叶还去瞧过,这才猛地想起最近太忙,竟忘记绣了一半的荷包。

好在他们明日不用去镇上,只要将土豆卖给村里人。

找个机会趁着阿景不在家,再绣荷包。

他跟陆柘景说完心里想法,陆柘景听后算了算日子,那人应该送了信回来,便说:“明日咱们在村里卖土豆,后/日我得去趟镇上。”

余南叶没问阿景去镇上做什么,估计是买笔墨纸砚,或是别的。

阿景去镇上,他就在家绣荷包,等阿景回来荷包也该缝好了,他再送给阿景。

也不知道阿景喜不喜欢这个颜色,还有上面绣的莲花。

绣的莲花虽然简单,但这却是他为数不多会绣的图案了,再复杂的只能找人绣了。

他这么想着,就想到芸娘的绣工很好,等芸娘生下孩子后,他再去请教。

两人将院子里的土豆挖了出来,余南叶取出要吃的,其他的都装背篓里,和阿景一人背个篓子去了张村长家。

余南叶逐渐习惯有事找村长。

两人来到张村长家道明来意,张村长看着背篓里比拳头还大的土豆,热泪盈眶。

他已经有好几年没见到这般硕大的土豆了。

当即买了一斤。

余南叶没想收银钱,但拗不过村长只能收下。

此时,村长家门外聚拢了不少人。

他们瞧见了余南叶和陆柘景背着背篓上村长家。

有眼尖的发现背篓里,都是拳头大的土豆。

一人惊呼,其他人纷纷瞧去,大伙儿众说纷纭,于是他们特意跑来村长家。

那可是土豆!

土豆量高,作价不贵,两个土豆就能吃饱。

于是,他们扒拉大门往院里瞧,看到村长从南小子手中买走一斤土豆。

他们顿时急了,有人憋不住大喊:“南小子,你可得给咱们留些。”

余南叶听见声音,转过身,才看到敞开的大门外站满了乌泱泱的人。

若是之前他还会被这样的场面吓得怔愣,但经过这些日子被各种围堵,渐渐习惯。

这会儿看到众人不慌不慌开口,“各位叔叔婶婶大哥嫂子们放心,每家都能分到一斤,至于剩下的我得和阿景卖去镇上。”

这个土豆这么大,一斤只有三四个,对很久没吃土豆的众人来说足够了。

镇上也有卖土豆的,价格是原先的两倍。

吴婶过来帮忙称重,余南叶问:“婶子怎么来了?”

“我过来看看你们,顺便帮帮忙。”吴婶一边说,一边称重。

第一个拿到一斤土豆的大叔笑得乐呵呵,正要付铜板,才想起问土豆多少文一斤。

大叔忙问:“南小子,你看咱们高兴的忘了问你这土豆多少文一斤?”

余南叶笑道:“一斤土豆五文。”

土豆五文一斤对比其他八文一斤,又小又烂的土豆,属实便宜。

大叔当即付了铜板。

其他人纷纷买走一斤。

余南叶看他们要走,赶忙叫住众人,“各位叔叔婶婶们请留步,一斤土豆肯定不够吃,我和阿景也种不了多少土豆,我与阿景跟村长商量过,打算带大家一起种土豆。”

几年前土豆刚流入南水镇时,他们也学着种过,收成不似传言那般丰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