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土豆种能种出三四斤土豆。
后来后山上的草木停滞,他们种一斤土豆只能种活半斤,他们索性不种土豆。
南小子种的土豆明显不同。
南小子带他们一起种土豆,他们是不是也可以种出这样的土豆?
一瞬间,大伙儿躁动起来,热烈的注视南小子。
余南叶瞧着他们热络的目光,心底生出一股满足感,他想当初爹爹想要做的应该就是这个。
只是那时候的爹爹病了,否则也不可能任由“那人”摆布。
他自幼便知爹爹与那人不合,甚至那时候那人就跟陈氏苟/合。
说不定陈氏带来的“继子”比自己都还要大。
陈浩或许是余父的孩子。
余南叶不想让好心情荡然无存。
他目视众人,珍而重之点头,“我会教大家如何种土豆,所以大家一定要留下一个或者两个土豆,我这里的土豆有六十斤左右,除了咱们村,我也想让镇上人吃上好吃软糯的土豆,因此只能卖给大家一斤,等下一批土豆成熟,再卖给大家。”
村里人那里想过镇上人,此时听南小子提起,感慨南小子心地善良。
跟他们只看重己身的人完全不同,是个大好人。
不自不觉中他们看向南小子的目光不再炙热,还有崇敬。
陆柘景没错过他们眼神的变化。
心底划过一丝自豪。
少年终将独立生长,成为参天耸立的大树。
而他只需要默默陪伴。
等少年需要时,朝他伸出手,与自己一起站上受人敬仰的位置。
余南叶不知道阿景想什么,卖完土豆,就和阿景吴婶回去。
大伙儿朝余南叶道谢,并询问该如何留土豆种。
余南叶把知道的都说了,一点儿也没藏私。
众人一听要等土豆发了芽,还要用草木灰,还得切块,豁然明白为何当初产量如此之低了。
众人朝余南叶表达谢意。
热心婶子送了青果子给余南叶,还有一婶子送来一小篮子鸡蛋。
叶南叶推拒不了,只能收下。
余南叶不觉得自己做了多大的事。
村民们的感激很是淳朴,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感谢谁。
就像他当初来到南水村,被吴婶收留,到现在他都感激吴婶一样的。
他能理解大伙儿的心情。
他们背着空背篓回到家,余南叶和阿景选土豆种。
两人很快挑选完,剩下的只需要全部丢进背篓,明早卖镇上去。
翌日,余南叶想背装得满满当当的背篓,被陆柘景阻止。
陆柘景按住他肩膀,“我来。”
这些日子余南叶被养的很好,脸上也多了些肉,眉心红痣比以前还要明显,清丽俊秀。
身上也不似从前清瘦,几个月过去身形逐渐张开。
模样更为清丽朗月。
陆柘景落在少年身上的视线越来越多。
少年身上绽放的光彩,耀眼夺目,教他如何移得开眼睛。
两人在村口遇见赵大叔。
赵大叔家也跟余南叶发豆芽,此时见到两人分外客气,态度比之前还要热情,“南小子,景小子,你们这是要去镇上?”
余南叶对赵大叔印象不错,笑着点了点头。
赵大叔说:“刚好叔今日没什么事,送你们过去,看你们背上满满当当的土豆,快放上车板。”
这话有些夸张,除了陆柘景背的是大背篓,里面装满了土豆,余南叶背的小背篓,还没有装满。
余南叶本想拒绝赵大叔一番好意,但想到阿景背后沉甸甸的重量,同意了。
可不能为了省几个铜板,就让阿景累着。
实际上这点负重对陆柘景来说不算什么,他出生就拥有神力,十岁便能单手举千斤鼎。
上战场所用长戟重达四百斤,其他人抬都抬不起来,陆柘景却能毫不费劲挥舞手中长戟。
长戟被他挥得虎虎生风,一戟下去将人撞地五脏俱损。
身披金甲的陆柘景所向无敌,直接收腹先祖分割出去的失地。
将塞外联合起来的部族打得四分五裂,再不敢出现在南禹国边境。
不过几十斤的土豆。
陆柘景压根不放心上。
但看少年心疼自己,他压下想翘起来的唇角,在余南叶的劝说下将背篓放牛车上,又提起少年的背篓放车板。
余南叶看阿景轻轻松松提起一背篓,双眼里满是崇拜和羡慕。
阿景真厉害。
“阿景谢谢你。”
陆柘景本想说“不用谢”,但到嘴的话成了,“真想道谢,换个方式。”
余南叶:??
余南叶不知想到什么,有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