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珍馐娘子发家记(美食) > 第1章 番茄炝锅面

第1章 番茄炝锅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二人大口往嘴里送面条,鸡蛋的油香味充盈着口腔,每一根面条上都挂满了酸甜鲜香的汤汁。

先吃一口面,再喝一口汤,混合着鸡蛋、大葱、番茄的咸鲜味,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热乎乎的,直暖到人心里。

小秋吃得全身暖洋洋,额头发际的小绒毛汗津津的。

“你喜欢我讲的什么故事?”蓝锦状似随意地问道。

“唔……就是姐姐从歹人的马车上跳下来,见到我爹娘捕野兔……姐姐的娘亲最会挽发髻、和你抱小狗逛庙会……”

蓝锦默默地听着。

小秋会错了意,声音低了下去。

“对不起,姐姐的娘亲变成了星星,姐姐一定很伤心。”

哦,原来“我”也没了妈妈。

蓝锦脑补出一场孤女逃亡的大戏,继续沉默不语。

“汪”,“汪汪”,脏脏的小狗适时发出抗议,打破有点凝重的氛围。

“差点把你给忘了。”蓝锦拿来小碟,把碗里的面分了点出来。

“好啦,这里有盐,不能多吃,回头再给你做好吃的。”

小秋吃得脸上沾染了番茄汁,摸摸鼻尖,喃喃道:

“姐姐,你的小狗也喜欢吃你做的菜。”

蓝锦给她擦了擦脸,既安慰自己也安慰她:

“这很好啊,我们三个一起,能过得很不错的。”

蓝锦继续旁敲侧击地打听了小秋家的处境,心中感叹。

是一个不幸却善良,善良却不幸的人家。

能打猎,能救人,容许外来的病人在家中迁延一个多月,却只能将女儿托孤给陌生人。

是遭遇了什么极仓促、不可抗的祸事吗?

“小秋,我昏着记不清,你爹娘做什么去了?”

“修大桥,还有大屋……村长叔叔跪下来,说我们家原不是本村人,再没有别人替了,爹娘就去了。”

蓝锦云里雾里。

村长跪着求人服徭役,这却是什么道理?

怎么会男女皆去?去了没多久,竟双双病重致死了?那我岂不是也有危险?

蓝锦躺在床上,梳理着一天发生的事。

自己平白无故地穿越了,在结束了厨师大赛的最后一场时。

来到了一个奇怪时代的奇怪人家——只有一个孤女。

“自己”本身也是个不明来历的外来客,好似有些出身——她脖颈间还能摸到一个足金镂花的长命锁,贴身藏着,甚至还带着自家的卷毛狗。

却也遭了难。

也就是说,她几无可以依仗的外力,更遑论回去现代的方法。

天呐,两眼一抹黑。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得确认这个徭役是怎么回事,会不会落到她的头上!

否则小命可不保哇。

还有,她不会种田,不会养鱼,没养过猪,也没放过羊。总不能指望小秋妹妹吧?

这可怎么生活哟。

蓝锦怀揣着满腹的忧伤,忧伤了一秒钟,就倒入黑甜的梦乡。

她的瞌睡虫也穿来了!不幸中的万幸!

晨光熹微,蓝锦挎着一个小竹篮,盖着碎花棉布,一径去了村长家。

据小秋说的,村长姓纪,年过五旬。

蓝锦摸不准他的立场,抑或背后有什么脏事。只想不动声色地打听自己的户籍,打探徭役。

可她万没想到,村长竟是从堂屋里飞奔出来迎她,脸上神色可称谄媚:

“呀,这不是岳家的蓝小娘子吗?小娘子奔波投亲,这身子骨可是大好了?”

未待蓝锦伸手拿出自己带来的豆沙花糕,已是给她奉上了茶水和酥果子。

唷,竟是正经把我当成客人了。

“小娘子放心,你伯父托我办的户籍文书,已是妥了。说来真是惭愧,终究是我……”纪村长殷勤地请蓝锦入座。

蓝锦接过几张薄纸,细细一看,岳素秋,年六岁。蓝锦,年十六。二人落在一户,是堂姐妹。

自己的那张,写了家中遭洪灾,远来投亲,自立门户于落霞村云云。

并一张表彰簿,言说岳明义、唐红英夫妇二人,舍身为民,为落霞村之表率……

“这……岳……徭役也给表彰?”蓝锦满腹疑问。

“哈,哈,这个这个,徭役这事已经翻篇啦。上边传话,男女皆役,女重于男,纯属谬政。好在只施行了三五天,幸亏有好大人拨乱反正啊。”

“这巡查使拿着鸡毛当令箭,捧人家的臭脚,只是姓邢就觉得自己是铁面判官了?他也不想想礼氏又是吃干饭的吗?”

“当时我就知道,这事,成不了!”

纪村长摸着山羊胡,初时还有点尴尬神色,越说越浮起一丝傲气。

蓝锦捉住山羊尾巴:“据说村长去我们家时,一进门就下跪,彷佛很想促成此事?”

“罪过,罪过!神仙斗法……原是想着,人要不愿去,免不了拖沓一番,上头要骂我办事不力——可家家我都跪下了。”

“由此坑害到了无辜之人,惹了另一方——我那也是被逼到一家一家去跪了嘛!”

蓝锦无语。

纪村长,滑不溜手,两边不得罪,我看你也不像什么正经人啊。

蓝锦见他油滑却坦诚,倒松了一口气,向后倚靠去。手里拈着碎花棉布的边沿,面上浮现一丝狡黠。

“纪村长,你懂得蛮多的嘛。”

“哪里哪里,朝廷邸报,飞鸽轻骑告于说书人,连黄口小儿都懂唱诵一二。”

“只是谁承想……我托一句大,大侄女!终究是我对不起你们家,你们姐俩有任何烦难,我办得到的,只管来找我。”

蓝锦把薄纸揣进怀里,换上笑脸,打蛇顺棍上:“好叫纪伯父知道,眼下倒真有一件事,须得求到您这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