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贵妃的疯批反派竹马 > 第14章 014

第14章 01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十五日后,是元宵。

时人重元宵,庸朝自太祖皇帝时起,便有恩令元宵三夜取消宵禁,于是这上京街头是难得的连续三夜,夜夜笙歌。

景文远自三天前便开始了沐休,他一五品小官,依着本朝规矩,是可以休到正月十八的。

当然,中间若有什么要紧事,他们这些小官也是得去上值的。只是今年运气好,他所在的户部倒是一点差错都未发生,这些日子他便只因着要做一番人情,而去了衙门两次。

去也不过是与同僚喝喝茶唠唠家常罢了。

当时茶气蒸腾出的白雾缭绕,他闻着清香,心叹道,这京官有前景,可这上京日子也是艰辛得很啊,他这一年可过得不轻松,衙门内行差不得,魏侯那边也得顾着,外还有宁王那招惹的一摊子事。

是处处都得伏低做小,提心吊胆着,真不若做得一方县令知州,逍遥快活啊。

不过到底是节日松散,他近日还是高兴的,在上元节当日晚膳时,还不忘打趣着提醒自家儿女:“今夜街上便热闹了,待会儿想上街的,莫要吃撑了肚子啊。”

景窈听父亲这么一说,心里就掂量了一番。

上元节这日最重要的祭祀之一,是走百病,以祈求来年无病无灾。哪怕是在避世的药王谷,这夜也会点起灯笼,燃起孔明灯,举行繁盛的仪式以求上苍怜苦命众生佑来年顺遂。

她想起那时师父总会站在谷中的一处断崖上,戴着他一贯喜着的那副青面獠牙的面具,望着在谷中慢慢向山上行进的众人。

他们会提着灯笼,走向山顶,然后在那处跳着祭祀上天的舞蹈。

师父从不参加,只会静默地望着他们。

她记得有一年到了天将泛白之时,她跳了一整夜,虽是疲惫却尽兴,一路兴高采烈地挽着其他姑娘婶婶从山上回到谷底。

谷底有着一座又一座的石造小屋,他们贯将这片称作屋落。

师父便是站在屋落门口,往一个又一个进入屋落的人头上洒几滴艾草蒸煮的水。

“师父,你为何不来呀?”

师父只会摸摸她的头,却什么都不答。

她望着师父脸上的面具,上面长长的白色獠牙,在夜里极其骇人。

说来可笑,她在药王谷中生活了那么多年,一身所学皆来自师父,她却连师父长得如何都不知。

甚至师父的声音,她都怀疑过或许也不是真声。

谷中见过师父真容的,寥寥无几,而那些人每每提及此,也都笑而不答。

于是师父在她心内的模样,便是白衣鹤发,喜叉一根白玉祥云如意笄,喜戴一副青面獠牙的面具。

是如谪仙一般的人。

仙人渡世,凡人自是不可轻易窥其真容。

既是元宵,景窈自是想去祛疾街走上一走,拜一拜药王神,最重要的是还有如同往年一般祈求师父能长命百岁福寿安康。

可偏偏,她听景文远提过,为保元宵无事,今夜宁王亲自巡防。

过去那两年,宁王岁末并未在京城,她与姬长嬴也就并未遇上,如今这般境况,她便有些犹豫了——

人的习惯是很难改的。

更何况触景生情,情难自抑,这种特殊日子,最是容易露出马脚的时候。

可若连这种时候她都能瞒过去呢?

于是在景文远问她是否也要一起去时,她思虑再三却还是点了点头。

景文远高兴,这般便好。

他这女儿养在金陵许多年,与他谈不上亲近,回来后也单住一偏院。虽说晨昏定省也无行差,礼是做得足的,但若再说上什么更多的,便是没了。

往年他倒是没怎么注意这个女儿,本来么,他与她生母谢氏也没什么感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罢了。

但今年不同,她如今被皇后所喜,来年还要入东宫为良娣。若这阖家欢乐的时候她不一起,一路上势必还得解释一二。

既不可在这种日子推诿说是身子不适,不吉利,也不能让人瞧着是与娘家不亲近,不利仕途。

想着便是各种不妥。

不过幸好他这女儿不愧是谢家养成的,着实识大体,并未因着靠上了东宫而自恃身份高人一等。本来么,就算与娘家不亲近,若真有什么隔阂,名声上也不好听不是?

当夜,街上灯火通明,街上少男少女无不兴奋,只景窈心里有事,不若那般欢喜,反而在模样上瞧着是性子沉静。而她如此样子,被街上熟人见着,又是一顿夸赞。

景文远觉得这新年新气象真是不错,他家子女,一个个真是出息啊。

于是一路昂首挺胸,真真欢喜,待走到祛疾街,自然向家中几个小的开口道:“你们也去祈福感恩吧。”

这上天待我景家真是和善啊。

祛疾街其实并不是一条真正的街道,而是官府辟出来的一条长街,街边十步为一柱,柱上点着蜡烛,从西市一角,蜿蜿蜒蜒绕了一圈,经过一条内渠,止于东市。

内渠名为永安渠,渠上拱桥下,有商贩正卖着祈福用的纸船。

景窈跟着祖母王氏身后,诚心写下心中所愿,将纸船放入河中,目送着它颤颤颠颠地汇入了众众纸船里,往城外驶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